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91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看《三国演义》,知道诸葛亮巧施"空城计",悠然操琴,智退司马懿十万兵马。那份淡定,那份从容,令人拍案称绝。后来从相关史书上看到,历史上的  相似文献   
102.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的群雄纷争影射了元末的社会大动荡,全书通篇都是对为君为臣者的劝诫,表达了作者对时政的干预和用世的雄心。作者借三国历史关照当下,探讨了乱世中什么样的人才能图王图霸。作者在书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暗含作者推崇的君主观,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3.
装睡     
张佳玮 《新民周刊》2022,(21):90-90
装睡的人叫不醒。大多数时候,是为了利益。《三国演义》里,群英会周瑜戏蒋干,要利用蒋干带一封假书信回去曹操处,行离间计让曹操杀蔡瑁张允。所以晚间周瑜与蒋干共睡,还得装睡,说梦话。蒋干盗书,盗得胆战心惊,生怕周瑜醒了;却不知周瑜为了让他盗书成功,势必装睡到底;哪怕遍天雷霆,金鼓齐鸣,都叫不醒周瑜呢。  相似文献   
104.
谭畅 《小康》2011,(1):114-116
襄樊一名在尴尬和争议中存活了整整一个甲子。60年后,襄樊最终"让位"于襄阳,将使用了两千多年的名字归还给这座城市,写就一份不容更改的底稿,投映在历史的天空2010年12月4日,一个初冬的凌晨,年过古稀的  相似文献   
105.
一、三大名著与团队建设
  文学名著给我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我国三大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就是这样的作品。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三部作品历史背景截然不同、思想内涵不同、创作风格迥异。如果换一个角度,从管理学、从团队建设的角度看,也能给我们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6.
印度著名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都是英雄的颂歌,但二者之英雄观却不甚相同。二者描述之英雄均为人文英雄,道德高尚,但在具体道德观上,却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7.
108.
我们的马在拍戏中一共死了六匹,疯了八匹,你想想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战争场面吧。新版《三国演义》导演高希希在证明该剧绝对不会让广大观众失望时说。环保人士批评道,中国影视剧任意使用动物的状况已经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地步。现在许多国家都禁止用不人道的方式使用动  相似文献   
109.
近读《三国演义》,感慨颇多。诸葛亮五次北伐,劳师动众,均无功而还,给蜀国留下了国力匮乏的隐患。在首出祁山时,蜀国大将魏延提出“兵出子午谷”的战略方案,却被诸葛亮否定。现代军事学家多认为这一战略是当时的最佳方案,这个结论也从司马懿之口找到佐证,司马懿道:“诸葛亮平素谦慎仔细,不肯造次行事。他却不知吾境内地理;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  相似文献   
110.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学士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唱出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三国这一英雄汇萃的时代的神游。确实,自南北朝起,中华大地对于三国的崇拜便从未停息,文人皆崇孔明,武将争效关张,《三国演义》之问世,更是此等感情之集中体现。一部《三国演义》,其背后是千年来无数中华儿女的英雄之梦,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