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91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句歇后语在中国可谓老少皆知。此歇后语的典故大家耳熟能详,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徐庶因老母自杀而终生不为曹魏出谋划策的情节。不过在史实中,徐母并未自杀,徐庶在曹魏更是一步步升任了御史中丞(相当于今中纪委书记)的高官。那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原装正版,其实是在演义中听闻刘璋要亲自去迎接刘备时,跑出来咬住刘璋的衣服苦苦劝谏,结果被扯掉了两颗门牙,以一个忠诚谋士形象登场;后来因为叛蜀降魏,被崇尚正统的罗贯中写诗:“降吴不可却降曹,忠义安能事两朝?”痛斥,最后惨淡谢幕的黄权。  相似文献   
52.
李斌 《今日浙江》2014,(23):62-62
正"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英勇果敢是必备的品质。然而,勇敢有时不是没有成为败事之端的可能。《三国演义》中的袁绍,可谓勇敢的反面典型。阉党祸乱朝纲,他力主诛杀宦官,董卓擅权营私,他统领十八路诸侯讨伐。然而,他举大业的雄心,远不如割据一方的贪心强烈。吞并了"冀青幽并"四州还不够,又同曹操争霸中原,最终失败覆亡。曹操评价他:"干大事而惜  相似文献   
53.
傅斯鸿 《各界》2014,(11):2-2
三国演义》说:“为将之道,岂可不知地理乎?”可武圣人关羽却不知道地理。关羽在许昌北门的灞桥上拒金挑袍,离开曹操之后,前往河北袁绍处寻兄。此时,曹袁两军正在黄河两岸隔河对峙,袁绍率领大军进驻黄河北岸的黎阳。黎阳在许昌的东北方向,关羽去袁绍处寻找刘备,从许昌北门出来,应该往东北走才对,然而关羽并没有这样走。  相似文献   
54.
丁毅 《党政论坛》2013,(22):10-11
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政治、军事智慧的长篇历史小说,毛泽东早年到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时就喜读此书,三国故事从此“在毛泽东生命中扎下了根”。后来,毛泽东在一些论著、讲演、谈话中屡屡提及此书,可以看出他从中汲取到不少有益的养分。这部小说是否影响到他的诗词创作呢?  相似文献   
55.
有意留白     
正绘画艺术讲究留白,就是在画面上留下相应空白,与画面和谐,留有想象空间。国画大师齐白石画虾,往往是一张白纸上仅几只虾游动,活灵活现。虾在哪里游?自然在水里,然而纸上却没有画水,人们感觉虾周围的空白处都是水。古代哲学家老子说的"有无相生",深刻地讲出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车轮有辐条、辐条间有空白,运转才更有效率;建筑房屋,有四壁、有顶棚,中间是空的,才成其为房屋。绘画的留白体现了"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56.
《法制博览》2008,(13):40-40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所写的“过五关斩六将”,是书中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它说的是关羽挂印封金,辞别曹操之后,保着甘、糜二夫人,往河北(黄河以北)投奔刘备,先后经过五个关隘;因未向曹操讨取通关证,沿途受到阻挠,不得已斩了六员曹将。这所向撼靡的战绩,成为关羽赫赫功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7.
背叛的代价     
王开林 《法制博览》2009,(13):70-70
少年时期,我看《三国演义》连环画,对吕布这个人物又爱又恨。我欣赏他盖世无双的武功,三英战吕布那场恶斗令我兴奋得整晚都睡不着,脑子里老是闪动着一位脚跨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的白袍英雄的影子。你想想看,关羽和张飞均身怀绝技,有万夫不挡之勇,再加上个凑热闹的刘备,三兄弟合手才堪堪与吕布打个平分秋色,吕布的武功岂不是神乎其神?但轮到他在白门楼上被曹操下令杀死时,我并未感到多么惋惜:看当时的情形,吕布似乎仍有一线生机,曹操向来唯才是举,招降纳叛的事情他做起来总是顺顺当当,没什么为难,  相似文献   
58.
小时了了     
冯阳 《法制博览》2009,(11):74-74
著书立说,作者的立场很关键。拿《三国演义》来说,张松明明是个卖国贼,却被写成弃暗投明的仁人志士;刘备明明是个伪君子,却被写成仁义道德的化身。这个话题若展开来写,非得一本专著不可,这显然不是一篇小文所能承载的。咱们不如学学评书的技巧,来一个“花开千朵,单表一枝”,单说刘备取西川一折,看看这两个人是怎样表演的。  相似文献   
59.
徐浚 《法制博览》2009,(15):73-74
刘备无疑是《三国演义》中最能哭的人了。翻遍整部《三国演义》,竟然发现有三十余处。刘备作为一代“枭雄”,虽然“喜怒不形于色”,城府很深,但却出奇的能哭,而且哭的作用往往能被他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不能不叫人佩服。古龙先生就曾这样评论刘备:“玄德之哭,例无虚发”。那么,刘备究竟为什么那么能哭呢?  相似文献   
60.
透过《三国演义》的历史视角与细节描述,可以看出赵云是三国名将中最闪亮的人物,不仅是因其武功卓绝,更在于其内在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