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91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委屈的魏延     
快乐大叔 《党课》2009,(1):96-97
关于人脑袋后面长着“反骨”这件事儿,快乐大叔还是从《三国演义》里知道的,应该“得益”于魏延的脑袋。在快乐大叔看来,在《三国演义》这部书里,魏延是一个很委屈的人物。之所以委屈,倒不是因为他最终的下场很惨,主要还在于他老兄打一“出现”就没咋痛快过。  相似文献   
62.
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与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当断不断,要误事.看准了的,积极方面的,有利于发展事业的,抓着就可以干."这段话,鲜明地体现了邓小平敢想敢干、崇尚躬行实践的风格,同时也阐明了一个重要的领导思想:领导者不仅要多谋,还要善断,更要尚行.  相似文献   
63.
王禹 《国家安全通讯》2000,(4):26-26,47
“曹操抹书间韩遂”是我国古典名著枉国演义》中的故事之一,是运用反间战术的典范。下面做一浅析,供读者赏评。话说马腾在许昌被曹操杀害,其子马超与西凉太守韩述共同兴兵伐操。双方交战澳关,马超神勇无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渭河再战,若非“虎痴”许诸拼死保护,又有渭南县令丁斐驱羊相助,曹操险些性命不保。斗力不胜,曹操便动起了脑筋。他听从军师贾诩之言,决定“用反间计,令韩、马相疑,则一鼓可破也”。一日,曹操趁韩选巡逻之机,着便装只身骑马到两军阵前,和韩遂说一些陈年往事,并不提起军情,说罢哈哈大笑,给…  相似文献   
64.
下马常例     
耕斋 《法制博览》2009,(9):48-48
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脍炙人口,当代学者却认为,其背后另有隐情。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有这样的叙述,“佗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此后就上演了华佗给关公刮骨疗毒的千古绝唱。陈寿的《三国志》里面也提到刮骨疗毒,只不过动手的是关羽军中的医生。  相似文献   
65.
探幽麦积山     
马婧婧 《侨园》2012,(12):37-37
到了丝绸之路上的甘肃天水,我惊喜地发现这是个青山掩映中的小城。我第一次知道天水这个地方,是小时看《三国演义》时因为喜欢姜维而记得的。天水得名于"天河注水"的传说,天水是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始祖伏羲氏诞生于此。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氏族在此创造了中国最古老的新陶文明;秦朝的先祖非子在此为周孝王牧马有功,被赐姓为赢,封地为秦,天水成了秦国的开业基地,后遂有"秦州"之称,汉武帝时建  相似文献   
66.
关羽,真神!     
蒋子龙 《党课》2012,(4):126-128
中国的神,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人造的,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另一种是人变的,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关羽、岳飞。人造的神,高高在上,安享人间香火。人变的神,离人间很近,人间冷暖,  相似文献   
67.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说诸葛亮给刘备当军师不久,三次火攻曹操,大获全胜,既立下了汗马功劳,又展示了军事才能。“三把火”被后人用来比喻新官上任先要干的几件事。  相似文献   
68.
李黔云 《当代贵州》2013,(20):60-60
读书是打小的爱好。小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读物,几乎是拿到什么就读什么,从参考消息、解放军报到各种连环画。记得为了买齐一套《三国演义》连环画,我把妹妹买冰棍的钱也"借"了。中学阶段,学校的阅览室、图书室以及当地的图书馆是我消磨时间的最佳场所。在那里我如饥似渴地广泛阅览各类书籍,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科普等,几乎没有我不感兴趣的。书籍成为我自由徜徉  相似文献   
69.
从百色起义到浴血太行,从挺进中原到决战淮海,从横渡长江到进军西南,邓小平戎马一生。他既能上阵破敌、功勋卓著,也曾治国安邦、下马编书。“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硝烟弥漫的前线,邓小平的办公桌上经常堆满图书和杂志,如晋冀鲁豫边区创办的综合性文化刊物《北方杂志》等。1970年,在得知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出版一批古典名著的消息后,正下放江西参加“劳动改造”的邓小平,及时委托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办公室的秘书赵子昌,请他代为购买这批书籍。当收到全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这些精神食粮后,他非常高兴,彻夜研读。除了军功、政绩之外,邓小平与新闻出版事业同样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0.
“陈述百年,概括万事”的《三国演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不仅文学成就卓然,而且是一座内蕴丰富的思想宝库。毛主席曾说过:“学谋略,读《三国》。”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角度看,《三国演义》同样能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