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制度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也存在白身的局限性、非理性和非中性甚至制度失灵等问题.有效规避这些同题所带来的剐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甘肃棘豆生物碱对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活性及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 32只成年健康昆明系试验小鼠腹腔注射甘肃棘豆生物碱 ,测定其外周血T细胞数量及中性粒细胞吞噬率 ,以探讨甘肃棘豆生物碱对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活性及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鼠在注射甘肃棘豆生物碱后 ,其外周血T细胞数量和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均呈现初期升高、后期下降的规律 ,在一定时期内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 (P <0 .0 5 ,或P <0 .0 1) ;转移因子虽然也能够提高外周血T细胞数量和中性粒细胞吞噬率 ,但对甘肃棘豆生物碱的效应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3.
《理论视野》2005,(1):63-63
《北京日报》2004年10月25日刊登经济学家刘国光的文章说,有一种看法认为,宏观调控是一种紧缩性的、限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这显然是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误解。  相似文献   
84.
电子商务立法三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性原则是电子商务立法所独有的基本原则,包括技术中性与媒体中性两方面;在不损及现有法律框架的前提下,电子商务宜走统一的、形式意义上电子商务立法的道路,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的单行法规。根据电子商务的内在要求,电子商务立法应以内含公正的法律效益为其价值取向。加入WTO后我国司法解释的法律地位需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85.
邓小平在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问题时,着重提出了“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的研究任务。邓小平在世界历史的广阔背景上论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形态的相继和并存关系,分析了这种关系在中国的特殊表现,从而确立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持资本主义的态度和原则。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前提;而在体制、机制的具体环节,则可超脱“姓资姓社”的桎梏,吸收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中一切符合现代化规律和中性范畴的要素,从而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6.
姚洋在《环球时报》2010年2月23日撰文认为,中性政府是中国模式成功的关键。所谓中性政府,就是一个在面对不同社会与政治团体发生利益纠纷时保持中立立场的政府;换句话说,这样的政府不会总为某个社会群体或政治群体代言,当然也不会为某个群体所俘获。在多数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87.
滇纪 《中国监察》2012,(4):50-51
在查办党纪案件过程中,对证据的认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任何一种证据规则得以适用,必须具有自身的价值基础。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对于证据的认定,普遍是围绕物证和口供展开的。  相似文献   
88.
郑风田在《北京日报》撰文指出,中国取得重大进步的制度基础包括六大制度基础:一是中性政府,不被利益集团捕获,决策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中国的执政团队总体来看是一个中性政府,不为某一利益集团所左右,出台的改革政策应该主要为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利益服务,在此背景下制定的各种政策才能更符合国家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9.
作为科技革命的产物,互联网的技术工具身份使它和任何一项技术发明一样,具有工具的中性特征,无论是谁都可以使用且不会对不同的使用者产生不同的作用。但是互联网一旦被国家行为体使用,它就不仅仅是技术工具,也成为一种国际政治工具,即追求国家权力和国家利益的工具,也就具有了"非中性"作用。这种"非中性"作用既可以是现有霸权国家通过信息技术领先和网络空间战略先行提升自身的国家实力,从而维持既有的权力地位;也可以作为其对外行为的重要手段,对他国进行政治渗透,最终实现政治重塑的战略意图;还可以是新兴国家凭借信息技术的突破和技术人才优势,逐步实现权力的转移。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与阐释国家行为体对互联网的实际利用,揭示互联网在进入国际政治现实后所具有的"非中性"作用,说明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没有所谓的互联网自由,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至高无上。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