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8篇
世界政治   1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6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60篇
中国政治   339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世纪40年代爆发的冷战无论是对于相对抗的两个集团还是对于集团内部的各国之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联与中国作为冷战一方的主要参加国它们之间的关系无疑受到了冷战的影响,其中在经贸关系方面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2.
李晨 《当代世界》2015,(4):63-64
<正>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日本企业撤离中国现象时常见诸报端,各种议论纷繁复杂。认真厘清、客观看待并妥善应对该现象,对中国推动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更好运筹两国关系、促进中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都大有裨益。部分日企出现撤离中国的现象近年,日企对中国投资总体呈下滑态势。中国商务部统计显示,2014年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跌至43.3亿美元,同比减少38.8%。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33.
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等战略思维,将有力促进中欧贸易伙伴关系。中欧班列是畅通"新丝绸之路"、加强中欧合作的重要载体,但因其时空跨度大及相关国家运输法体系适用不同、通关手续烦琐、费用过高、轨距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在实际建设中存在困境。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合理运用过境自由条约、在实践中主导和引导形成运输惯例及规则、推动签订双边和多边国际运输协定、建立健全国际运输规则磋商协调机制等系列设想。  相似文献   
34.
正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2"颠覆式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最早由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提出。1997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创新理论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在其著《创新者的窘境》中弥补和改进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分析了技术创新和商业成功之间的关系,极大地拓展了  相似文献   
35.
正历史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把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连接起来。长期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给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系奠定了深厚的文化交融和政治互信基础。2013年在中阿博览会上举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青年企业家峰会,共叙"新丝绸之路"话题,拉近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青年企业家之间的距离,中阿友谊代代相传。峰会:中阿青年共登一个讲台  相似文献   
36.
中美经贸关系正在步入“竞争性相互依存”时代,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特征正受到追求相对收益的零和博弈竞争模式的挑战.中美之间出现零和博弈的心理根源是互疑,而互疑的认知根源是对自身和对方未来的不确定和不自信.消除这一心理根源的办法是正确认识中美各自未来,意识到当前两国的首要关注是解决国内发展难题,而非在国际舞台上进行恶性竞争;并对双边经贸关系进行战略管理.双方需要通过战略经济对话、首脑会晤和构建利益共同体等战略方式管理竞争性相互依存关系,重塑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为中美之间启动新一轮双向市场开放、推进各自国内改革进程和增进战略互信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7.
对于英国脱欧,应特别关注两方面问题.一是民粹主义、极端主义势力的兴起及其给西方国家政治生态所带来的变化;二是脱欧对英国本身、欧盟的巨大冲击.脱欧对于英国经济、政治、统一、国际地位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而欧盟发展前景则可能因为英国脱欧而更加黯淡.欧盟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攸关其前途命运.中国需要根据英国脱欧导致的经济关系变化进行相应政策调整,努力推动中英、中欧关系继续向前发展,以促进双方经济增长,更好地造福于双方人民.  相似文献   
38.
田德文 《欧洲研究》2016,(4):131-144,8
本文按照中欧"四大伙伴关系"框架梳理了十八大以来中欧关系的新发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通过民族国家一体化实现繁荣与安全的"欧洲梦"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指出"中国梦"和"欧洲梦"在和平与发展目标上具有共同性,而这种"梦的融合"正是中欧关系未来按照"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9.
正2014年3月30日新华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下旬开启对欧洲四国的访问之旅,不久将对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他还将访问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这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访问比利时,也是中欧关系史上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欧盟总部。您如何看待习主席的这次访问?答:比中两国于1971年建立外交关系,上世纪80年代很多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创办,比利时便是在中国开展合资业务的国家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合资企业要数西安杨森,还有上海的贝尔阿尔卡特公司。  相似文献   
40.
声音     
"中国正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自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改革开放。2015年中国将继续推动重点领域改革,首要任务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当地时间1月2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出席与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工商理事会代表对话会,在回答关于当前中国改革重点问题时,李克强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