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98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各国政治   134篇
工人农民   269篇
世界政治   8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4篇
法律   7719篇
中国共产党   8174篇
中国政治   9988篇
政治理论   4226篇
综合类   6969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617篇
  2022年   704篇
  2021年   696篇
  2020年   745篇
  2019年   649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399篇
  2016年   654篇
  2015年   1239篇
  2014年   3064篇
  2013年   2747篇
  2012年   3118篇
  2011年   3118篇
  2010年   2785篇
  2009年   2897篇
  2008年   3248篇
  2007年   2371篇
  2006年   1856篇
  2005年   1657篇
  2004年   1409篇
  2003年   1222篇
  2002年   1104篇
  2001年   836篇
  2000年   706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文章在分析"阶级论"提出原因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从"阶级论"到"人本论"转折的历史必然性.认为这一转折反映了国民愿望,社会要求和时代呼唤,意味着"斗争哲学"转变为人文关怀、人性化的哲学,意味着对社会主体的看法从以一个阶级为社会主体转向以全体人民为主体.文章认为从"阶级论"到"人本论"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当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产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时候,这个社会才是真正公平、正义和文明的社会;只有当人从物质中解放出来,"见物为见人"、以人为目的的时候,人才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822.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本文从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三个视角,分析了解放思想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在于破除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禁锢和束缚,变革落后于社会实践和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在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进程中,尊重、维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和现实的具体利益.  相似文献   
823.
姜正国  彭素娥 《湖湘论坛》2007,20(2):28-30,33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其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安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我们要与时俱进,全面培育和弘扬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824.
德日的法益说以违法一元论为主流,不区分刑法法益与民法法益、行政法法益;德日国家“刑法保护的法益”与民法法益、行政法法益三者没有实质区别,因而是并列关系。而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存在表明我国的犯罪与一般违法严格区分,刑法位于法律体系的第二道防线,保障由民法、行政法调整所形成的法律秩序,刑法法益与民法法益、行政法法益之间是梯次关系。所以,移植德日的法益说需要实现从并列关系到中国“刑法法益与民法法益、行政法法益之递进关系”的转变。我国对德日法益说需要进行“四维”改良:保证刑法法益根源于宪法的精神和基本原则;将被犯罪侵害的法益纳入国家整体法律秩序以实现“刑法法益”性质的转变;给刑法法益加入量的限定,即对刑法法益在质的基础上进行量的考察;为适应处罚预备犯和抽象危险犯,还需把刑法法益的内涵在“实害+具体危险”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到“抽象危险性”。  相似文献   
8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及相关法律只规定国务院和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作为立法被授权主体。这种狭窄的立法被授权主体范围,难以适应改革开放的现实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赋予许多地方先行先试的政策,各地对授权立法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顺应法治建设的专业化、精细化趋势,以及提高立法规范供给效率,扩大立法被授权主体范围,尤其向改革一线的主体进行立法授权,使其能够进行变通型立法,已成为必然。为此,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将更多主体纳入立法被授权主体范围,赋予其变通型立法权限,并明确授权立法的条件、监督方式等,使授权立法活动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826.
“双主体”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单向模式,将“教”与“学”两方面有机整合。将其运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有利于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和职业素养、激发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就业指导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实现,需要进一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多维创新教学方式,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27.
支果 《河北法学》2007,25(7):109-113
合伙兼具设立简便、出资灵活、管理便利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古老而又有生命力的人类生产活动的组织方式,各种合伙制度又因历史传统、经济基础等不同而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呈现出差异性.盐业合伙契约作为我国近现代一种独具民族传统特色的资本组织形式,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非常鲜明的特点,分析盐业合伙契约并阐释其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对于探讨我国新《合伙企业法》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的思考和建议有着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828.
姜莉 《河北法学》2007,25(8):122-125
商主体,作为概念,是我国商法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基础概念之一;作为经济实体,是我国经济活动中主要的参与者和被管理对象.但是,在目前的商法学的权威教材中,不仅对商主体概念内涵的揭示是含混、相互矛盾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而且对商主体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也缺乏认真研究,从而导致理论学习和阐述上的混乱.虽然,统一的定义,在科学研究中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对科学研究没有益处,但应该承认这种认识上的混乱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商法学理论的发展和商法学理论对我国商事立法和经济管理活动的贡献程度.通过介绍、分析,比较我国商法学理论界对商主体、商人、企业和民事主体的概念的不同观点,并结合世界主要商法典的相关规定以及相关经济学理论,阐述了对商法学中商主体与相关主体之间的区分的认识,并最终归纳出商主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829.
绿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核心指标,但忽略了环境和社会成本,不能够全面衡量绿色发展。国际层面衡量绿色发展问题侧重于宏观经济、生态环境、资源能源及包容性增长等方面,我国也构建了基于国情的绿色衡量指标。生物多样性关系到绿色发展全局,但目前其经济及应用价值尚未被充分认识。提高公众认知,重视生物多样性价值,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30.
杨志成 《人民论坛》2022,(23):54-56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从基础条件、发展目的、价值结构、自然关系、实现方式五个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比较范畴的理论维度,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独立自主的现代化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