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84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各国政治   97篇
工人农民   189篇
世界政治   5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7篇
法律   10005篇
中国共产党   4798篇
中国政治   6740篇
政治理论   2383篇
综合类   5727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57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415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906篇
  2014年   2049篇
  2013年   1843篇
  2012年   1956篇
  2011年   2198篇
  2010年   2088篇
  2009年   2155篇
  2008年   2593篇
  2007年   1939篇
  2006年   1690篇
  2005年   1562篇
  2004年   1657篇
  2003年   1471篇
  2002年   1204篇
  2001年   1008篇
  2000年   964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所谓行政裁量权,是指行政主体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依法进行的由行政主体自行判断、自行选择它所认为适当的方式而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裁量权的不当行使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2.
规范性法律文件清理是由特定主体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专门活动,它具有主体特定性、对象特定性、原因多样性、结果有效性和程序严格性等法律特征。我国进行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清理,是为了适应加入WTO的需要。而由于传统立法体制存在着诸多弊端,因而我们要根据WTO的透明度原则和法治建设的需要,革新立法观念与体制,保持立法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与WTO通行规则相接轨。  相似文献   
103.
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法通则》第 4条规定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应依据诚实、守诺言、讲信用的准则 ,依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 ,并以诚实信用的方式履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既是市场经济当事人严格遵循的道德准则 ,也是每一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律原则。它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的确立 ,经历了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而本文旨在介绍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过程 ,并对该原则的功能作一简要论述。一、诚信原则的历史沿革1.罗马法阶段诚信原则最早起源于罗马法 ,但其究竟来源于罗马法的何种制度 ,说法不一。有…  相似文献   
104.
105.
先锋 《党建文汇》2002,(20):21-21
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在北京隆重举行。党的十六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06.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吸收了美英对抗式诉讼制度的一些要素,确立了我国刑事审判中的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为建立完善我国刑事审判制度尤其是证据制度,深入讨论坚持实行直接言词原则的重大意义、坚持实行直接言词原则的法律根据、实行直接言词原则的现状、坚持实行直接言词原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税收筹划是一项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业务 ,企业运用税收筹划时 ,必须在税法规定的合法范围内进行 ,要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 ,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将税收政策与筹划方法结合起来 ,处理好竞争战略与税收筹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我们的心灵有多大?有多远?有多久?——修持的觉悟将最终告诉我们,我们的心灵具有无边的神力,没有任何不可穿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9.
从企业债到公司债的法律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韬 《法人》2007,(4):32-33
“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差异不仅只是在于称谓上的不同以及发债主体是否局限于公司法人的问题,关键在于现实中的“企业债”完全是一种计划经济的产物,它和中国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相似文献   
110.
视听资料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的证据形式,具有双重物质性、高度的科学性和便利迅捷性的特征。视听资料在制作主体、制作方式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有利于推动视听资料作为诉讼证据使用的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