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唐宝民 《政府法制》2013,(35):29-29
年羹尧镇守西安的时候,广泛搜罗天下有才学的人,用优厚的待遇把他们养在自己的府里。有个叫蒋衡的人,慕名前去,年羹尧很欣赏他的才能,将其留在府中。有一回,蒋衡与年羹尧谈论关于科举考试的事,蒋衡表达出了想要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的愿望。因为年羹尧声势显赫,以至于主考官都不敢得罪他,所以他就信誓旦旦地对蒋衡说:“下科头名状元应该归你。”蒋衡听后大为惊诧,因为他从这句话中看出年羹尧擅用权势、作成作福,已经狂妄到了极点,如此下去,将来必有灾难。于是,蒋衡假托生病,向年羹尧告辞回家了。  相似文献   
22.
不及格     
《党员文摘》2006,(8):9-9
一名男子去考汽车驾驶执照,口试时,主考官问:“当你突然看到车前出现一只狗和一个人时,你轧狗还是轧人?”  相似文献   
23.
王国军 《求贤》2009,(12):51-51
它不是一道经典的面试题,但却改变了我的一生。 阿鹏是我大学期间的好哥们,大四那年,我们同去一所公司应聘,面试的最后主考官是公司的曾董事长。在面试即将结束的时候,曾董事长不经意地说道:“你们看,今天的天气十分晴朗,但是天气预报说明天将会有暴风雨。  相似文献   
24.
最好的猎手     
李英 《人事天地》2006,(7):50-50
微软以及其它许多公司在面试中都有一个“秘密测试武器”,这个秘密武器通常被称为“挑战”。我的一个朋友没有通过微软的面试。面试后,我与他共进晚餐。他抱怨说:“我恨死那个主考官了,他简直是个蠢货。他连皮亚诺公理这样的基础知识都不懂!”我的这位朋友对此感到愤怒,因为他觉得之所以面试搞砸,是这个主考官对所谈论话题的无知造成的。  相似文献   
25.
在度过自己的第12个生日后,温斯顿·丘吉尔进入了考试这块冷冰冰的“阵地”。 对丘吉尔来说,主考官们感到颇为“亲切”的科目,几乎全是他不感兴趣的。他倒是很想接受历史、诗歌、作文方面的考核,而他们偏偏看重拉丁文和数学;他迫切地希望能讲一讲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可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问一些他不了解的东西……于是最终的结果是:考试成绩不合格。  相似文献   
26.
孙中山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贡献之一,是肯定我国历史上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人才选拔制度。他说“考试本是中国一个很好底制度”,“举行考试的时候,将门都关上,认真得很,关节通不来,人情讲不来,看看何等郑重”。又说:“中国虽乞丐之子,凭考试取功名,实平等已极。”孙中山在这里所说的“平等”,当然不是指平民子弟“平等”地受到教育,而是指在统一的知识标准下,科举制毕竟为庶民子弟的入仕提供了可能,打破了贵族对政治的垄断。孙中山认为科举考试过程不是由皇帝一人垄断,主考官一经皇帝钦命就拥有至高无上的独立权,可以保证相对公平公正地为国家选拔人才。考试权独立,“是中国的良制”。  相似文献   
27.
《山东人大工作》2007,(6):61-62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掌权.朝臣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热。这一年,裴思谦心血来潮,想当个进士.便向仇讨了个帖子,去找主考官高锴。高锴为官滤正。将他轰了出去。裴思谦气愤之际,声称明年非状元不要。第二年.裴思谦又拿着仇士良的帖子来找主考官高锴.  相似文献   
28.
景彩霞 《各界》2007,(6):108,139
根植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心中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的提法,一夜之间被新潮的名词取代,各种教育教学文件和论著,都刻意回避“教师主导”的字眼。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就一定会束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呢?这显然成为了一个难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莫清华 《唯实》2011,(10):96-96
王尔烈,清朝嘉庆年代的官员,辽阳人。他曾经给嘉庆皇帝当过老师,因其正直无私,深受嘉庆宠爱,嘉庆总爱派他到各地当主考官。  相似文献   
30.
“面试”可说是进人社会大学的第一道关卡,如果不谙主考官的心理以及公司的需求,那纵使拥有一身的“武功”也苦于无施展的舞台。因此,如何打动主考官的心,愿意给你一次面试的机会,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