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78篇
中国政治   113篇
政治理论   58篇
综合类   6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社会主要矛盾向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转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主题将因此调整:新时代发展目标从满足生存需要变为满足发展需要;新时代发展机制从初始市场形态变为完善市场形态;新时代发展动力从多元主体模式变为全元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312.
313.
陈跃  余练 《理论探索》2020,(4):81-9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势必带来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变化。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来审视当前的基层社会治理,可以清楚地看到,基层社会治理存在自治能力不足、依法治理理念不够深入、形式主义现象依然存在、行政化特征明显和多元共治机制不畅等问题。要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应该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制下,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发挥法治保障功能和科技支撑作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协同各方治理主体,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商治理模式,构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314.
习近平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论断。生产力的极大进步,使人民产生了内涵丰富的美好生活需要,而生产力在较高水平上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又制约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生产力与人民需要之间的不平衡,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辩证运动,推动着社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关...  相似文献   
315.
毛泽东对平衡与不平衡现象的哲学思考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衡与不平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平衡与不平衡现象是有章可循的、可以被人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平衡与不平衡现象是对立统一的、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解决"不平衡"问题提供思想武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解决"不平衡"问题提供力量源泉;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为解决"不平衡"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解决"不平衡"问题提供制度支撑;坚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解决"不平衡"问题提供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16.
通读十九大报告全文,"新"字贯彻始终,亮点纷呈,新意不断。其中,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表述,充分体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可从供需两个层面加深理解。从需求方来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意味着需要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供给方来看,"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意味着供给超越了生产力的范畴,而呈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重的格局。新变化有新特点,新变化赋予新内涵,新内涵提出新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辩证思维解矛盾,以创新思维求发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317.
《新东方》2017,(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三十六年来,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其背后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已经步入新的阶段,面临新的问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质"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实体经济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实体经济与金融房地产业之间的结构失衡、经济发展与民生事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失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不平衡等方面;"不充分"主要体现为行政体制改革不够充分、社会法治建设不充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充分、经济体制改革有待充分推进等方面。解决矛盾的思路就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切实贯彻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3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战略判断,真实客观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科学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丰富内涵,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从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出发得出的正确结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坚实的现实基础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19.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对以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和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继续推进社会建设领域改革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生保障的新期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320.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可以看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体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时俱进。由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许多新变化和阶段性特征,促使原来主要矛盾的解决以及新的主要矛盾产生。对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当下社会主要矛盾,把握"变"与"不变"的临界点,丰富社会主要矛盾学说,创新解决途径和方式,促使社会主要矛盾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