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法律   91篇
中国共产党   147篇
中国政治   353篇
政治理论   59篇
综合类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581.
张梓太 《法学杂志》2004,25(1):19-21
流域水污染防治立法目前已成为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重点所在。在立法过程中,流域的整体性与立法的多元性问题以及水质补偿费问题是最难解决的两个问题。应根据流域的特殊性作不同位阶的立法,尽量保证立法调整对象的完整性;对水质补偿费应理清其性质,明确补偿主体与受偿主体,并逐步构建我国的水质补偿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582.
《今日浙江》2007,(18):63-63
於潜镇位于临安市中部,地处天目溪流域中段,是临安工业、交通、旅游西进的桥头堡,是市两个副中心城镇之一,杭昱高速公路、02省道纵贯东西,16省道穿越南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被称之为临安的黄金腹地.全镇总面积203平方公里,下辖5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4.7万人.  相似文献   
583.
陈冠宇  巩宜萱 《公共管理学报》2023,(1):97-105+173-174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从近年来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经验看,中央政府的“适当干预”是实现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关键所在,而汀江-韩江跨省流域作为全国第二个开展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其运行机制和成功模式值得关注与研究。文章通过对汀江-韩江跨省流域治理的案例分析,从探索、完善和巩固三个阶段回顾其开展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的过程,总结了汀江-韩江跨省流域治理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的运行机制,并试图基于外部性理论与多源流框架的横向生态补偿议程设置展开理论对话,为我国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借鉴经验。研究发现,未来推进流域生态治理、提升其治理效能,政府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协同联动;二是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规框架。这既是公共治理的责任,也是公共事务的规定,更是公共政策的使命。  相似文献   
584.
我国现行的流域科层治理体制,实行纵向行政性分包和横向结构性分权的组织模式,导致了权力分配、资源占用和政策执行的碎片化。网络治理机制比科层机制更灵活,比市场机制更稳定,比自治化机制更适用,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从科层机制向网络机制演进,是我国流域治理机制创新的路径选择。流域网络治理机制的基本框架是中央地方多层级治理和政府企业社会伙伴治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85.
发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民族文化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世林 《思想战线》2001,27(4):44-47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举世瞩目.作为一个国际开发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流域区内各国的合作,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参与.发掘这个区域的文化资源,寻找流域区内经济合作的文化底蕴,阐发其人文精神,既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开发的重要内容.深入研究流域区内傣泰民族文化,理解其精神纽带作用和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推进贝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加强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建设,则是我们发掘区域内民族文化资源的主旨.  相似文献   
586.
幸红 《法学杂志》2007,28(3):103-105
科学合理的流域管理体制,是实施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前提和保证.本文针对我国现行的流域管理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珠江流域为视角,结合珠江流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特性,提出流域管理目标模式,即以流域为单元的一体化管理,建立流域管理体制,即流域管理委员会与流域管理局双层体制,采取流域管理方法,即立法、行政、市场调控、公众参与等综合手段,旨在为我国建立一个完善的流域管理法律体制提供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587.
21世纪以来,流域生态补偿在我国强调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逐步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至今,单纯的相关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近几年的研究多集中在实践层面。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暴露出了诸如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补偿形式过于单一、跨区域协同治理存在困境、实践过程中的监管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法治化角度出发,应当着重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相关法律体系、以法律形式确立法律主体以及多元化的流域生态补偿方式、完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合作相关立法、加强对流域生态补偿监管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法律规制与保障,用法律保障流域生态补偿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88.
王勇 《大连干部学刊》2007,23(10):25-27
流域负外部性主要表现为水环境破坏的外部性与代际外部性两种形式.其可能造成流域经济效率的降低、流域社会公平的缺失以及流域生态的破坏等危害.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流域负外部性现象的出现可归结于流域作为公共池塘资源的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组合特性,然而根本原因却在于流域政府出于辖区与官员自身利益的考量进而采取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正是基于这一道理,求解流域负外部性本质上要求建构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589.
胡海玲 《法制博览》2022,(5):118-120
近年来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已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防控,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但水环境风险及管控形势仍然严峻。流域水环境安全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整体性和复杂性等特征,给传统的法律规制模式带来挑战。笔者通过分析当下我国流域水环境安全风险在立法、执法和司法方面存在的规制不足,建议建立健全以风险防范为原则的流域水环境安全风险规制体系、完善统一监管和综合执法机构、构建多样性的联合执法协作机制,基于整体视角,增强司法规制的能动性和协同性,以促进我国流域水环境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90.
水资源配置的目的是为了协调水资源各项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长期以来,各内陆河流域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水资源所实施的粗放式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造成了水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生态急剧恶化等严重后果。因此必须构建合理的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制度,明确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的原则、主体及其权利义务,并建立配套机制,从而更有效地改变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现状,建立起有条不紊的水资源利用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