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57篇
工人农民   51篇
世界政治   1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496篇
中国共产党   2273篇
中国政治   2777篇
政治理论   708篇
综合类   1044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580篇
  2022年   716篇
  2021年   674篇
  2020年   667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582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和生存灵魂,乡村振兴需要文化生态建设的激活,并据此形成凝聚力,重塑乡村文化生态。通过文化生态重塑来保障乡村文化多样性,既是有序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也是保护村落特色文化的基础,能够保证本土文化健康、创新地持续发展,甚至还能够有效融合外来文化,体现文化生态系统的包容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12.
李红艳 《人民论坛》2022,(4):117-119
移动媒体的日常化使用为网民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农民提供了一种在微观层面上使得乡村生活进入更大平台的机遇。作为传统乡村文化组成部分的土味文化开始突围,呈现出本地性、乡土性、养生性、文化性和市场性的属性。土味文化在被生产和被发现之后,也面临着被市场里的诸多文化形式同化的风险。对此,还需为土味文化的发展探讨出一条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213.
来自农民家庭的青年是乡村振兴重要的内生动力来源,虽然其中绝大多数选择非农就业,但是青年在县域城乡流动显示出其具有参与乡村振兴的现实性。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质性访谈方法,研究发现,青年对于近几年来乡村振兴工作高度认可,乡村的宜居化吸引青年在村居住,县城青年具有"城乡两栖""客乡"的特征,离县青年对乡村较为疏离,但未来有可能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要特点是在村青年对乡村产业兴旺有较高期待,青年参与村庄公共事务最为普遍。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组织形式有村集体引领、青年个体自发带动和青年自组织三种形式。通过分类、比较和归纳,本文提出了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存在以村庄为中心的同心圆结构。通过将青年组织起来,便显现出一条青年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即依靠村集体的引领,青年个体自发带动和自组织,让同心圆能够向着村庄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青年自身的社会网络,叠加经过组织活化的同心圆结构,将形成新的青年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214.
内蒙古一些贫困旗县乡村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深化脱贫综合效应,在壮大集体经济、扶智扶志、美丽乡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15.
2009年5月15日上午,我拜访了慕名己久的甘国宝故乡——闽东屏南县甘棠乡涤下村。一进涤下村,一条500多米长的龙潦溪蜿蜒村中。龙涤溪溪水清澈见底,众多肥硕的五彩鲤鱼徜徉溪中,摇头摆尾自在安详;溪头,矗立一座两人多高的水车,在溪流的冲击下,巨大木轮牵引石碓舂谷捣米——象征农耕文明在中国乡村源远流长;溪边,淳朴的村姑在浣衣濯足淘洗猪菜,一派久违的乡村景致。甘国宝的祖祠就在蜿蜒的龙涤溪溪畔。祖祠中供奉着1768年,  相似文献   
216.
叶浩平 《今日浙江》2009,(11):56-57
近年来,龙游县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四个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农民文明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17.
李力  王海波 《当代广西》2009,(7):F0002-F0002
南国春来早。 八桂大地的三月,已经是一派早春胜景:叶绿、花开、水暖……。这时的八桂大地,何处不是一张张油画?  相似文献   
218.
219.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及乡村自身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良政善治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复合治理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着公序良俗失范、经济发展衰败、自治制度空转、德法共治失灵、能力作风低弱、服务保障不足等困境。为此,要加强新时代乡村治理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20.
村民理事会是村民自治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广东省H市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经济形态等影响因素各有不同,村民理事会的发展程度、承担的职责范围也存在差异。总体来看,村民理事会在提供自治平台、推动乡村基层自治、兴办公共事业、助力乡村社会建设,协调村内矛盾、维护乡村和谐风气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政策定位较为模糊、资金来源不稳定、职能权责受限等问题,亟需从加强政策引导、明确机构定位、提供资金支持、保证资源供给、完善组织建设、实现规范运行等方面入手,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实践场域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