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88篇
中国政治   114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21.
向华 《求索》2013,(6):121-123
本文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弘扬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补益当今存在割裂知识弊端的“学科教育”或“专门教育”,通过充分挖掘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并将其转换为大学“道德个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推进为我国大学的人文建设。  相似文献   
122.
《学理论》2021,(1)
清朝晚期,笔山书院三次重建,文脉不断,并在最后一次重建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时至今日,笔山书院精神依然影响着兴义人民。笔山书院的文脉也一直在这里流传,特别是在笔山书院旧址上兴旺起来的教育组织——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兴义一中等学校,更是从不间断地为地方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作为黔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是笔山书院精神、文脉的继承者,虽然名字已不再以书院相称,但仍然继承、光大着书院的优良传统。"勤学、尚美、求实、创新"的校训",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精准务实的办学定位,为笔山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前身)再次创造辉煌定下了符合自身发展的基调。  相似文献   
123.
李秋  任树民 《长白学刊》2011,(2):123-126
铁保的<白山书院跋>是人们了解清代吉林教育情况的一个重要文本,然而,当下对这一文本的解读却存在诸多误解,以致以讹传讹.经过对原有文本所涉三位流人生平事迹的重新考证,我们辨证了跋中的一处标点问题和跨的撰写时间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对于人们研究白山书院,乃至清代吉林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4.
任树民 《青年论坛》2011,(3):133-136
马瑞辰一生曾历主多处书院。由于原始传记材料的表述有歧义,致使当下学界认为他是在黑龙江释归的道光二年之后主讲于白鹿洞书院。通过考辨,可以确认,马瑞辰曾于嘉庆十二年前后掌教过白鹿洞书院。但由于文献阙佚,还不能完全否定马瑞辰于释归后曾主持过白鹿洞。本文认为马瑞辰在一生当中曾主持过江西白鹿洞、山东峄山、安徽庐阳诸书院,而非"先后主讲"上述三处书院。  相似文献   
125.
《创造》2012,(9):84-87
杜建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2008年在中国国家书院沈鹏书法工作室课题班进修,接受沈鹏先生书法指导。1978年,作品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  相似文献   
126.
刘世彬 《当代贵州》2013,(14):24-25
明、清以来,由于黔南各族人民的辛勤开拓、顽强斗争,加上"调北填南"和"改土归流"使大量汉族移民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得黔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有了显著的发展。特别是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学校除明代起设有卫、府、州、县的官学以外,明、清两代各地还建了22所书院,办了不少私塾。据记载,明、清两代457年间(1448—1904)黔  相似文献   
127.
书院楹联是书院有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副副内涵丰富的书院楹联中都蕴涵着古代书院尊师重教,师生关系融洽、强调学统,崇仰先贤先圣、提倡学术自由,扬弃门派之见和重视道德教育,强调修身明理等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8.
受功利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人们过多的看重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忽略教育的文化价值,进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利用书院阵地开展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有效地弥补专业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的缺失,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精神品味。  相似文献   
129.
书院在中国大地兴起,源于唐代。据史料记载,唐末战火不断,国家长达数十年没有学校,大批文化人为躲避战乱迁徙到深山老林,仍坚持着孔子门生梦想,仿效早已占领山林的佛、道两教,聘请儒学大师,在山间创立庭院,升坛讲学。当战乱渐远,这些文化人可以重返故乡时,却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样的庭院了,许多人便留了下来,继续读书教学。于是,唐人便发明了它们的名字——书院。  相似文献   
130.
黄雪燕 《新东方》2012,(5):81-I0003
王国宪(1853~1938),原名国栋,宇用五,又字圣轩,号尧云,晚年号更生老人。海南省琼山谭文镇青草村人,后移居琼山府城。7岁考中案首(秀才第一名)。清光绪二十年(1894),考中广东第一名优贡,后在广州广雅书院深造。曾任广东省乐昌县教谕、广东省议会议员等职。归琼后,先后掌教经研书院、琼台书院。1917年,任琼山中学校长。1923年参与创建私立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担任校董和国文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