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99篇
中国共产党   85篇
中国政治   181篇
政治理论   96篇
综合类   1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1.
冯月季 《理论学刊》2023,(4):151-160
符号域作为文明互鉴发生的文化符码,其所具有的记忆功能生成了文化的自主性,同时,符号域所具有的创造功能和传播功能也能够推动文化创新,促使符号域内部的文化符码发生转换,进而与不同文明形态交往交流。在这种交流过程中,文明互鉴的内部和外部动力机制得以生成。全球化语境推动文化转码换挡加速,世界文明与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新时代,中国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为破解当前世界格局下文明互鉴和文化交往的难题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中国智慧,同时为构建和谐平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积极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22.
本文基于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讨论了青年农民工在县域城市的文化融入问题。在文化认同上,他们既不认同家乡的文化,同时也不认同务工城市的本地文化,呈现出一种双向疏离的文化认同谱系。并且,在这种双向疏离的文化认同之上,他们在面对与务工城市的文化差异和冲突时,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一条文化互嵌的路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自主性,他们有时会学习本地文化,也有可能在某些情境中强调对家乡文化的呈现,甚至还有基于两地的文化创新以及对第三方更具现代性文化的借用等,最终呈现出来的主要形态是两种文化互相嵌入而非同化或并存的状态。这一路径不同于以往研究中的同化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路径,对于深刻认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3.
多元文明并非彼此隔绝,全球化时代,从马克思“交往形式”中“精神交往”视角来审视多元文明关系,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多元文明“交往形式”谬误违反辩证法且对文化发展造成危害,文化相对主义持文化“孤立线性发展”观阻碍文化推陈出新,文化霸权主义试图将多元文化“归于一元”不利于文化传承发展,文明冲突论过度强调文明差异而引发文明冲突。为化解困局以重塑多元文明良性“交往形式”,以文明交流互鉴为指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以克服文化相对主义,尊重多元文明多姿多彩以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发现并传播诸文明共通“文明之美”以消解文明冲突。  相似文献   
624.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东西方文化由于自然状况和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东西方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探索贯穿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立足于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东西方文化交往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因,指出资本主义文化的发展造成了西方文化的异化和东方文化的阻滞,肯定东方文化为人类走向共产主义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力量。正确认识马克思恩格斯东西方文化关系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洞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进而彰显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5.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旅游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对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整合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旅游能带动各民族群众跨区域多维流动,有效推动各民族群众文化共享、经济互嵌、社会交往、心理交融,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内在动力。国家层面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内涵与新使命。旅游业应据此进行改革创新,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嵌入到旅游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