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37篇
世界政治   30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0篇
法律   1830篇
中国共产党   912篇
中国政治   1587篇
政治理论   585篇
综合类   93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504篇
  2011年   573篇
  2010年   487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552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论感觉公正     
蔡慧永 《中国审判》2012,(10):92-93
理论上通常将司法公正分为"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类。但对老百姓而言,他们只关心办案过程公正不公正、结果公正不公正、说话公正不公正。凯尔森的相对正义论就认为,正义不过是个人或个别集团的感情的任意表露,宣称某某行为是公正的,只不过表明我赞成这个,我也希望你这样做。简言之,民众在看待正义问题时是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在司法公正的研究中引入"感觉公正"这一理念。所谓感觉公正,即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以实体、程序和  相似文献   
162.
石中英 《先锋队》2015,(8):14-17,3
在爱的环境氛围中学会爱,在民主的环境氛围中学会民主,在自由的环境氛围中学会自由,在公正的环境氛围中学会公正,在诚信的环境氛围中学会诚信,在爱国主义的环境氛围中学会爱国,如此等等。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要理解所教授的价值范畴,并自觉地用这些价值范畴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工作和人际交往(包括师生交往)。  相似文献   
163.
这是一则深夜发布的新闻,准确地说是2月1日零点整:内蒙古新闻网发布消息,在呼格吉勒图案经改判无罪一年多后,有关机关和部门迅速启动追责程序,依法依规对呼格吉勒图错案负有责任的27人进行了追责. 迟到的正义终于来了,但追问结果也成了社会各界议论的焦点.根据发布的新闻,除了时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冯志明(曾任呼格案专案组组长)因涉嫌职务犯罪,依法另案处理外,其他人等的处分结果是党内严重警告、党内警告、行政记大过、行政记过等4大类.对于这样的结果,用新华社新媒体专电报道的话来说,“引发网民热议,‘追责过轻“走过场’等质疑声不断”.  相似文献   
164.
《当代世界》2015,(7):75-75
<正>(5月21日至6月20日)5月19—25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副秘书穆罕默德·萨迪克·侯赛尼·齐亚率该会代表团访华。5月20—29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非洲政党理事会下属青年理事会执行局主席、乍得政府新闻部长兼新闻发言人哈桑·西拉·巴卡里率该执行局研修班访华。5月24日至6月2日,应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率中共代表团访问上述三国。5月24日至6月3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哥伦  相似文献   
165.
贾旭阳 《当代世界》2015,(12):88-88
<正>(10月21日至11月20日)■10月19—23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日本自民党国际部副部长兼青年部副部长中川俊直率该党新生代国会议员代表团访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会见。■10月19—28日,应中国共产党邀请,博茨瓦纳民主党副总书记肖·卡蒂率该党干部考察团访华。■10月21—30日,应瑞典学会、  相似文献   
166.
<正>官场段子,从来都不止一面。一方面,它释放了社会压抑情绪、促进了交往、娱乐了大众,有利于舒缓民情,营造和谐社会;一方面,它却借助宣泄性叙述,在嬉笑怒骂间表达个人和群体的解构性意识,对社会主流舆论构成腐蚀;一方面,它还是舆情的放大镜,直指转型过程中一些官场现象、生态、甚至病灶所在,值得认真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7.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重视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倡导一种“全球正义”的国际伦理观。当前,全球正义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消除全球范围的经济不平等,并保证每一个个体皆能满足维持生计的基本需求。从权利意义上看,维持生计既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又是构成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一权利相应要求他人承担积极的援助义务。从义务论的视角分析,诉诸于康德哲学中“以人为目的”这一“绝对命令”是出于对人性的尊重。富国对全球穷人的援助不是消极的不完全义务,而是必须履行的完全义务。  相似文献   
168.
明凤英 《新民周刊》2012,(22):90-90
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大众性的平民英雄。在美国普通民众和我的美国婆婆心目中,摩尔或许就是那保留着公民良知、感冒大不讳为民间正义发声的象征吧。《麻烦来了》是美国奥斯卡奖得主迈克·摩尔(Michael Moore)的个人成长故事,书中描述摩尔的家庭背景和他个人成长经历。此书一出即成为畅销书,连我的美国婆婆也立刻买来一本...  相似文献   
169.
观点     
2012年第七期《瞭望》市场经济中如何"保卫社会"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为实现其发展目的,出现了与民争利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状况,地方政府就必须重新建立"民对官"的信任关系。第一,政府恪守承诺。应该将守信作为考核政府的一个目标,即使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履行承诺,也要善于向老百姓做出解释。第二,建  相似文献   
170.
“马克思的非道德主义”和“马克思的道德主义”是在“马克思与正义之争”这场争论中所形成的两个派别。“马克思的非道德主义”者主张马克思是站在非道德的立场上,依据正义的社会决定标准认为资本主义不是非正义的。“马克思的道德主义”者认为马克思是基于一定的道德立场建立其正义理论并批判资本主义为不正义。“正义之争”的实质是争论双方都片面地理解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不懂得唯物史观已经将两种立场的对立消解于自身之中,因此两个派别应该在较量中相互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