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兰壮丽 《现代人事》2001,(11):12-13
博士后研究制度是一项充满活力的培养高水平青年人才的制度。人力资源开发的几个方面,即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促进流动等。在博士后制度中都得到了集中体现,通过博士后制度规范运作,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满足国家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博士后制度的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2.
从制度保障层面彻底解决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重在构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拟合监测预警系统.应考虑建立配套的监测预警工作机构,加强监测预警的理论研究及能力建设,将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拟合"前置",并考虑建立高校人才培养规划的"公众参与的民主法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3.
一是人才需求跟踪。建立乡镇和企业人才联络员制度,实施人才需求定期上报,建设鄞州人事人才网,发展网站会员,并与“双五十”企业进行链接,拓宽与企业沟通方法。同时根据企业需求,分层次加以解决,如针对企业智力和技术难题申请,联系专家库为企业提供对口研究方向的专家信息;针对企业普通人才需求,组织企业开展各类招聘活动。  相似文献   
144.
一是建立紧缺人才需求预测体系,强化政府引导功能。鄞州区自2004年起开始探索人才需求预测体系工作,以行业领域为划分标准,反映区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并先后发布了2005、2006人才需求目录。今后,该区将进一步深化人才需求预测体系,在现有基础上,突出反映鄞州区新兴产业的紧缺人才需求状况(如第三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使人才需求预测体系更具前瞻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5.
从2003年以来,特别是今年,因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精加工和美工艺越来越受到重视,全国高级灰领人才需求进入旺季,企业对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摆在了突出位置。据业内统计的数据显示,在深圳、广州、东莞等加工制造业密集型城市,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尤为显著。其中,数控机床、机电、模具等专业的高级技工十分紧缺。据招聘数据显示,各行业都存在着高级灰领人才短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6.
随感录     
骄阳似火,热浪袭人。记者汗流浃背地走进华东师大文科大楼9楼,顿觉一片静谧和清凉。  相似文献   
147.
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需要塑造而且必须塑造一支可以和世界上最先进的产业工人相媲美的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当前,我国劳动力(尤其是青年人)就业存在"离制造业"现象,产业工人成了全社会各阶层就业取向中的边缘地带甚至是最边缘的地带。这主要是因为产业工人的货币收入与非货币收入太低。当前亟需彻底扭转全社会的就业偏好和就业去向,尽力把不愿意当产业工人的大学生激励成争先恐后去当产业工人的大学生。为此,要塑造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身份和品牌,使其成为社会消费甚至社会行为的引领者与示范者;要激励产业工人成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微观主体;要全面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培养"干中学"式高级数据分析师和产业分析师;要构建智能化新时代新型劳动关系,建立互联网灵活就业与共享员工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打造全球分布式新型劳动力,打造包容性新型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48.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经济发展、逆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加大产业链供应链传导压力。研究认为,在全新发展形势下,制造业就业面临着产业链延伸不断衍生新岗位新职业、传统制造业转型推动劳动者转岗提质以及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助力提升就业能力的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国际间在智能制造领域竞争更加激烈、关键核心链条技术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以及数字经济过度服务化加大就业风险等主要挑战。为更好适应变化的新形势,研究建议:我国应加强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人才供给体系建设,把握区域经济合作机遇,提升制造业领域人才竞争力,强化内外循环全产业链协同,推动人才要素实现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149.
元军伟 《山西青年》2023,(3):149-151
2021年底,工信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将面向家庭服务、公共服务、医疗健康、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需求,重点推进服务机器人等重点产品的研制及应用[1]。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服务机器人产业将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据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服务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纳入技工院校专业目录,又向社会发布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这一新职业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服务机器人产业人才的培养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技工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对我国服务机器人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