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9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1022篇
中国共产党   711篇
中国政治   871篇
政治理论   349篇
综合类   7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伍揆祁 《湖湘论坛》2006,19(6):71-73
文章在阐释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内涵、特征及其价值意蕴的基础上,着力论述了主体道德教育的实施和实现形式,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教育者要关注并满足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需要,教育者要积极采取民主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者要重点培养现实生活的主体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72.
高利明 《法制博览》2023,(13):127-129
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对民众的关切予以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对于虚拟财产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目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虚拟财产精神损害救济不能的尴尬境地、虚拟财产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障碍、虚拟财产精神损害赔偿标准及其数额缺失。印证虚拟财产属于人格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不二法门,应从人格物的构成要件上展开研究。在印证完成的基础上确立虚拟财产的精神损害赔偿认定。  相似文献   
173.
刘颖  胡雪曦 《法制博览》2023,(14):124-126
企业集团化发展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主流,关联企业之间或多或少存在混同情况,一旦企业破产或将牵连其他关联企业。以严重的法人人格混同为前提,实质合并破产以实现债权人公平受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多地追求实质公平和效率,但法律规制的缺失,也使得实质合并破产缺乏引导和规范。本文围绕实质合并破产制度概述、实质合并破产适用标准及程序、现实困境及对策建议三个方面,综合阐述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174.
逯春萌 《法制博览》2022,(4):142-144
本文旨在研究医疗机器人在医疗过程中造成损害的侵权问题.讨论医疗机器人本身概念的界定并探究侵权主体的范围,包括产品的设计开发者责任的讨论以及销售者、生产者,同时讨论赋予医疗机器人法律人格的可能性.最后从证明角度探讨优化对类似案件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5.
人格·权利能力·民事主体辨思——我国民法典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翠英 《法学》2006,(8):71-79
人格是罗马法对自然人身份的确定,权利能力是德国法对团体身份的确定,民事主体没有身份性,其意义在于控制和归属。这三个概念都是一种法律技术工具。我国民法理论及立法应当放弃人格和权利能力概念,由民事主体取代。民事主体是现代私法对人的经济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预定。该预定应当以人性为基础,以激励和约束为其内在核心动力,构造多元化、开放式的民事主体体系。  相似文献   
176.
清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法律人,具有明显的法律人格特征。他们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精通儒家经义,追求社会“正义”,以儒家理论为断案依据,兼用科学和迷信查破案件,高于但不脱离平民百姓。清官的法律人格是中国特定的文化塑造出来的,这种人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清官匤扶正义的社会效果非常有限,而且麻痹了平民百姓的抗争行为,对中国的法治建设造成了消极影响。在今天的法治建设进程中,不能对清官文化一概否定,而应当引导其进行现代转化,充分发扬清官法律人格中的优秀传统,吸收精华,剔除糟粕,使之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7.
数据作为区别于传统客体的新兴民事权利客体,依附数据交易而实现其特定价值,同时具有社会资源、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的法定属性。数据交易下,其权益边界成为民事权利主体资格探讨的必备要素,关乎着数据主体资格、法律关系和私权制度价值。我国司法实践认为数据权益应因其劳动增值而取得,美国则认为数据权益应当回归数据应用的价值。基于分析,对数据权益应严格数据人格利益与财产利益,同时基于数据交易而赋予数据控制者基于数据主体的衍生权利,并建立各类数据控制者之间进行数据流转的合规性标准,以求在总结司法实践和立论的基础上,为数据权益的边界界分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8.
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中的"知情—同意"框架偏向于通过信息主体自治以保护个人信息,这一路径选择对信息的合理流通和利用构成了严苛的限制,实践中也存在形式化问题。从理论基础和经验逻辑看,"知情—同意"规则需要考虑更为具体的场景;而在具体场景中,对信息主体的经济激励机制可以引导和促成信息主体的"同意"。因此可以将经济激励作为同意的促成机制,这有助于在不偏离"知情—同意"规则的前提下,为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合理利用双重目标的实现提供一种平衡方案。通过经济激励机制,信息处理者可与信息主体共享数据利用产生的经济收益,由此适当突破"必要性原则",获得超出为信息主体提供服务之目的的数据处理权限。但经济激励机制亦需受到内容和形式上的限制,避免被泛化为普遍适用的数据处理后门。在当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中,可以考虑引入经济激励制度,构建人格保护与利益激励相结合的"二元机制",在坚持人格保护的原则下,通过经济激励机制有效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的合理流通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9.
冯灵芝 《群众》2020,(9):26-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守初心”既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又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价值取向、理论品格、行动逻辑等方面,自觉坚持了党性与人民性、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统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