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66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2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7篇
法律   600篇
中国共产党   1659篇
中国政治   2227篇
政治理论   632篇
综合类   59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537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自然赐予人类生存环境和条件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和麻烦。比如风起尘扬,加之人为的污染,人们。姬免受到尘埃的袭扰,几天不洗澡便浑身不自在。精明的人类就用洗澡、尤其是洗热水澡,去污祛病。焕发精神。  相似文献   
42.
当代人类化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化发展呈现融合性趋势,具体表现为物质化与精神化融合的趋势,大众化与小众化融合的趋势,市场化与精英化融合的趋势,外在化与内在化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43.
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在于所谓各国意志之间的协议,即"协调意志"说.但是,"协调意志"说的意识形态性与现代国际法理论及发展趋势存在冲突,与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发展存在不和谐之处,"协调意志"说的意识形态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法发展的推动力受到削弱,损害了国际法作为一个学科体系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国际法,不应局限在某一狭隘的、群体的范围内,使其更有利于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4.
轩遄 《新湘评论》2007,(1):51-52
毛主席在总结人类进化时说,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等到人开口说话,历史倏地一下,又走了好远。当文字诞生,人类便进入了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45.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全面正确认识全球化,在积极融入全球化的同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入研究并慎重处理全球化带来的各种困境和问题。  相似文献   
46.
重访与传承     
《传承》2006,(10):3-3
7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一次为民族解放而战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不仅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抗争史,也是一次让中国人为之自豪,让世界永远铭记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4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就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出了具体部署。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基于对国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8.
崔秋锁 《长白学刊》2005,(1):i014-i014
20年的时光,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无限长河来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个刊物发展来说,正像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一样,却是一段非常珍贵的发展历程和极为重要的发展时刻.  相似文献   
49.
张辉 《小康》2005,(4):14-16
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中有个重要指标,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小康”概念主要从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进行阐述的。衡量是否小康,必须把“生态小康”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生态小康”的本质是绿色的、是清澈的、是洁净的、是安宁的、是健康的、是和谐的、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50.
艾迪 《党课》2007,(11):104-106
人类的表情是如此的丰富。而人们最喜欢、最愿意看到的表情是阳光般灿烂的笑脸。有一句老话说得好,日出东海落西山,喜也一天,愁也一一天。既然如此,何不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过好这一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