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篇
  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82篇
中国共产党   81篇
中国政治   276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1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吴平 《河北法学》2006,24(5):47-49
前科无须以被实际科刑为前提,而应以单纯的有罪宣告作为构成前科的条件.前一犯罪被判处缓刑的犯罪人可以构成前科.  相似文献   
52.
当前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之间的纠纷愈来愈多,法学界对于因物业保安之何种程度的过错造成物业服务企业应承担业主人身损害责任亦讨论颇多。对目前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后,构建以合同约定为主、安全防范义务为辅的物业保安过错认定规制。在住宅小区越来越需求物业保安人员的大背景下,法律保护精细化与管理措施实际化是规制物业保安义务的适当路径。  相似文献   
53.
解读相关简牍资料可知,汉律"性越轨"治罪条令具有如下特点:轻视常人间的强奸罪,重视对和奸的判罚,为了维护夫权,量刑环节注重和奸中妇女的婚姻状态;在严惩乱伦行为的同时,客观上为某些特殊身份地位妇女群体架构起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虽然汉律维护良贱等级界限,但对某些下层妇女权益有所关照。上述条令创制初衷乃为维护既有社会等级制度,而非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因此,对于汉代女性人身权益的法律保护而言,该条令虽产生过一定积极效用,但从根本上讲,无论是从立法条令内涵来印证,还是以司法实践效果来检验,均反映出该条令存在诸多局限。  相似文献   
54.
卢进伟 《人民论坛》2012,(26):106-107
学生伤害事故是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学生伤害事故可分为学校责任事故,第三责任事故和学校意外事故三类。学校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包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形,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情形和学校不承担责任的情形三种情况,理清并明确事故中的法律责任,对于维护各方成员的正当利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5.
近年来,全国因各方面原因而遭受人身损害的事件频见报端,因没及时得到赔偿或救助而上访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形成不安定因素,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公平正义下的和谐,特对设立人身损害社会救助资金组织(机构)有以下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56.
早期社会人身侵权的公法与私法救济的界限相对模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身侵权责任在公法与私法的配置上发生分离,两者相互影响并指导司法实践.人身损害行为带来的损害赔偿责任分为人格利益补偿与财产性利益的补偿.人格利益包括生命利益与人身健康权利,财产性利益的补偿可以分为积极利益的补偿与预期利益的补偿.而根据我国当前国情,在司法实...  相似文献   
57.
郝占辉 《学理论》2014,(26):262-263
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基本状况是及时有效处理事故的前提,遵循法定程序、规范责任认定标准、明确损害赔偿步骤范围是人身伤害事故得以妥善处理的重要环节。对于高校而言,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健全预防体系,完善预防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是避免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发生极为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58.
张磊 《江淮法治》2011,(17):29-29
7月25日上午,萧县法院民事庭正在开庭审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但见庭审现场法官端坐,控辩双方唇枪舌剑,  相似文献   
59.
所谓救助义务,是指行为人应当对他人提供帮助、援助,以使他人能够摆脱所面临的危险、困境,避免遭受人身损害。在现代侵权法中,行为人仅仅对某些人遭受的某些损害危险承担救助义务,不对所有的人在所有情况下遭受的损害危险承担救助义务。  相似文献   
60.
师光 《法制与社会》2011,(21):188-189
发生在校园以及与学校有关的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处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家长关心、教育部门担心的重大问题,而如何落实赔偿则更是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一般侵权行为法、无过失补偿制度、社会安全保障三个阶层的赔偿或补偿体系。同时随着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的健全,立足国情,以分散学校风险为宗旨,以学校责任保险为主导,最终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逐步实现学校赔偿责任的社会化、分散化。因此建立多样化的赔偿制度,是最终解决学校在校园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民事责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