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143篇
中国共产党   719篇
中国政治   1262篇
政治理论   265篇
综合类   41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虽不能确定世界范围内的第一份大学学报诞生于何时何地,但我们获悉,一百年 前,中国的首份文科类大学学报已经创刊;尚不敢断言中国第一份以法律院校为依托 的学报定与东吴、朝阳相关,而我们知道,五十年前,法学教育模式改制后的首份冠 以“政法学报”的刊物已经问世。在大学教育历史悠久、法学研究传承深厚的西人西 学面前,我们似乎无法自夸具有一百年抑或五十年的学报史如何有传统和底蕴,但 是,毕竟1906年中国学术人有了这开创性的尝试,1956年中国法律人有了这探索性 的举措。这些尝试和举措,泽被数代学人,惠…  相似文献   
142.
<正>1998年3月,为解决部分基层干部作风不实、形象不佳,人浮于事、缺乏做群众工作基本功等问题,嵊州市雅璜乡(现石璜镇)开展“民情日记”活动,推动干部“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受到群众普遍欢迎,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04年12月1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嵊州市考察调研时高度评价了“民情日记”的经验做法,指出“‘民情日记’访民舍、记民情,想民心、议民事,解民难、  相似文献   
143.
王飏 《唯实》2021,(2):19-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做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专程到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实地考察,实地了解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情况.习近...  相似文献   
144.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也有比较完善的历史典籍,是云南较大的世居民族之一。2005年10月,我参加“少数民族文化变迁调查组”,对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遮乡傣族文化变迁情况进行了调查。勐遮乡所在的勐遮坝子是西双版纳最大的坝子,总面积达23万亩,为勐海县稻谷主  相似文献   
145.
杨越明 《人民论坛》2022,(14):106-111
随着国潮的兴起,与衣食住行相关的许多老字号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通常意义上,企业之所以被称为“老字号”,先决条件是历史的悠久性。然而,在新消费驱动下,老字号的发展单单强调“老”是不行的,其关键在于“历久觅新”。“新”的前提在于坚守对传承技艺与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新”的核心在于平衡现代性与传统性,从过去的经验转向创新意识与多样化形态;“新”的难点在于抵御诱惑,控制自身过快、过度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6.
中华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传统节日体系,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已经成为民族生活、民族灵魂、民族根基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华,是中国人的自然观、哲学观、伦理观、审美观、爱情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7.
初姆 《今日民族》2009,(8):25-25
藏族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迪庆藏族锅庄舞以德钦县奔子栏镇和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小中甸镇的最有代表性,奔子栏的“锅庄舞”曾多次被邀请到国外演出。  相似文献   
148.
成都正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天府文化成为决定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彰显成都独特魅力的一面旗帜。文章从研]2019-09关键词:天府文化;传承;发展承发展处处长;王允红(执笔人),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文化传承发展处调研员。(四川成都610042)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也成为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货源地和中转城市之一。——天府文化具有创新创造的基因。天府文化博大精深,与时俱新。这里曾经诞生过世界上年代最早、唯一留存、一直使用的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诞生过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诞生过中国最早的官办地方学校文翁石室、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新中国第一张股票"蜀都大厦"……天府文化具有显著的创新创造基因,这种基因传承至今,历久弥新。——天府文化具有优雅时尚的特质。天府大地自古是文化巨星集聚之地,有唐一代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李商隐、白居易、刘禹锡、元稹、贾岛、温庭筠、韦庄等都曾旅居成都。清代学者李调元曾用"自古诗人例到蜀"来总结成都所拥有的这种独特的文化地理现象。1938年,燕京大学、齐鲁大学等齐聚华西坝,陈寅恪、钱穆、梁漱溟、朱光潜、顾颉刚、冯友兰、吕叔湘、吴宓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云集成都,可谓"郁郁乎文哉"。从后蜀主孟昶在成都城墙上遍植芙蓉,到春熙路、太古里的国际时尚潮流,成都不愧为"中国最美幸福城市""最佳时尚生活城市"。——天府文化具有聪慧勤巧的秉性。天府文化具有典型的大国工匠精神和聪慧勤巧的秉性。2013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罕见出土四部西汉蜀锦织机模型,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教授认为":这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提花织机模型,代表当时最为高超的中国织锦技术。"勤巧智慧的成都人创造过神奇的青铜冶炼技术、玉器金器开采加工技术、漆器生产技术、天然气煮盐技术……扬雄《蜀都赋》总结说":雕镂釦器,百伎千工。东西鳞集,南北并凑。"这是一座具有工匠精神的城市。——天府文化具有友善公益的美德。成都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七次大的移民运动。移民城市普遍具有较强的宽容美德和包容心态,形成平等、友善、互助的社会习俗和城市性格。《成都通览》记录清末民初成都人口比例:湖广25%,山东5%,陕西10%,云贵15%,江西15%,安徽5%,江浙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可见成都住民是由大半个中国的移民所构成,移民带来新的物种、生产技术、异域文化,同时也培育出友善公益、互助发展的市民精神。——天府文化具有崇尚自然和乐观包容的理念。都江堰的诞生使得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余秋雨评论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全的后方。"天府之国孕育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天府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崇乐观包容的生活哲学。针对天府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独特气质,要进行深度挖掘、深入研究、深刻阐释。一是成立天府文化研究中心,建立学术研究团队,站在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高度,对天府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解读和阐释,为天府文化找到科学准确的理论依据;二是举办天府文化国际论坛,让不同城市、不同文化的人们通过论坛,推进天府文化与国际文化交流互鉴,提高天府文化全球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树立世界文化名城良好形象;三是编印《天府文化丛书》,将有关天府文化的史料典籍、研究成果、通俗读物分层级、分批次、分受众进行系统性出版;四是创办《天府文化》杂志,充分发掘天府文化内涵和特质,彰显天府文化魅力,弘扬天府文化精神。二、保护传承天府文化遗产,彰显弘扬天府文化根脉城市的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的繁荣必须回到历史传统中寻找文化的根基和动力。发展创造天府文化、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其核心资源是历史文脉。要在历史根脉中汲取养料,又要在发展创新中彰显时代精神,坚持科学保护传承与创新开发利用相结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成都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十大古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50处,挂牌历史建筑67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把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好、展示好、利用好,是彰显天府文化独特魅力的源头活水。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牵引,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管理,着力保护古镇古村落、古街区、传统民居、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工业遗产、农业遗产的文脉基因和文化风貌,注重实体呈现,塑造成都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形象。重点规划建设"成都中心"之东华门遗址公园和宝墩遗址公园、邛窑遗址公园等,重点实施"杜甫千诗碑"。打造金沙古蜀文化、蜀汉三国文化、草堂诗歌文化、二十四乐伎音乐文化、天府水文化、天府丝绸文化、少城近代文化、文殊坊佛教文化、青羊宫道教文化等城市文脉核心区,创新发展东郊工业遗产文化、蓝顶当代艺术、大熊猫生态文化、天府新城创新文化、文化北城,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公园。发挥博物馆对于展示城市历史年轮的特殊功能,完善国有博物馆体系,发展非国有博物馆,重点规划建设成都非国有博物馆聚集中心(成都文博产业园),广泛聚集非国有博物馆和民间的优质藏品资源,打造"博物馆之都"。——赓续传承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地域性和活态性,生动地传承着、展示着城市文化特征。大力推动成都技艺、成都民俗、成都戏曲、成都美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融入生产生活中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举办都江堰放水节、成都大庙会、成都灯会等,延续民风民俗。传承弘扬、传播推广成都美食文化和茶馆文化,扩大"美食之都"国际影响力。——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支持博物馆、企事业单位、文创设计机构,挖掘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利用国有和民间藏品资源,研发生产高品位的文旅纪念品、文博衍生品和创意产品。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行动,弘扬工匠精神,推动非遗传承与创意设计、金融投资、市场营销等融合发展,重点提升蜀锦蜀绣、成都漆器、郫县豆瓣、川派盆景、川酒川茶、竹编藤编、珠宝首饰等非遗项目的产业价值,着力打造国际非遗博览园、蜀绣产业园、川菜产业园和文殊坊非遗主题街区等,引导非遗生产性保护产业化集聚化发展。三、塑造天府文化崭新风范,提升天府之国城市品质城市文化风貌是世界文化名城的硬支撑。加强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统筹协调,着力塑造体现天府文化不断发展的新风范,丰富城市文化新的风景线,提升城市整体风貌和文化品质。——创新建设国际一流的城市文化设施。结合"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城市发展格局,高标准完善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硬支撑。回眸历史,建设再现城市文化盛景和综合实力的城市文化客厅"成都中心";面向未来,在天府新区中央公园规划建设"天府中心"",双心"辉映链接城市历史与未来,构成新的城市文化中轴线。有序规划建设城市音乐厅、城市音乐坊、音乐主题公园、大剧院、自然博物馆、新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非遗馆、考古艺术中心、川剧艺术中心、金沙旅游实景剧场和杂技剧场、大千艺术馆等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系统打造宜居水岸文化景观。围绕"宜居水岸,活水成都",梳理中心城区主河道和支流沿岸不可移动文物、博物馆、历史地名、史志传说、传统活动、非遗等历史文化资源,编制《"宜居水岸工程"历史文化资源梳理及保护展示方案》,划定保护范围,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打造"六河贯都、百水润城"的水灵成都和宜居水岸多层次文化景观体系。——统筹提升建筑和公共空间文化品位。对城市风貌的塑造,是弘扬天府文化的重要内涵。要重视历史文化元素的注入,把最具天府文化特色的文化形态、文化印记、文化元素、文化符号,充分展示在城市街区、公共场所、旅游景区、标志性建筑等形象载体上,塑造"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时尚"的城市特色,让整个城市充满天府文化韵味。重点是发掘城市不同区域的文化本底和特色,开展城市建筑和公共空间文化风貌综合治理,编制《城市建筑文化风貌导则》,对其风格、色彩、天际线等进行规范引导、综合整治,形成不同区域特色鲜明、区域之间有机衔接、城市整体协调和谐的建筑风貌。按照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编制《城市公共空间文化风貌导则》,对道路、公园、绿地、地铁车站、标识标牌等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梳理、规范和提升,突出历史文脉核心区、标志性建筑、干道节点、环城生态区的文化景观建设和文化品位塑造,推动雕塑、民间收藏、传统手艺、美术音乐、书吧画廊等有机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丰富文化形态,增添城市魅力。四、激发天府文化创新活力,发展天府文化创意产业要萃取天府文化精华,融合创意创新智慧,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创造优势和文化产业优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融入国际潮流,激发创造活力,繁荣现代文创产业,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推动文创产业融合聚集发展。大力实施"文创+"战略,构建文创与相关产业创新融合和产业孵化转化平台,推动文创与科技、信息、金融、旅游、时尚、工业、农业、贸易、体育等创新融合发展,让文创成为产业升级、产业倍增的重要推力。结合实施四川自贸区的国家战略,推进文创园区与自贸区融合,在四川自贸区成都片区设立天府国际文创自由港,建立面向国际的文创企业进入、投融资、产权交易、艺术品保税、文创产品贸易、创业孵化等方面先行先试的体制机制。优化文创产业空间布局,构建文  相似文献   
149.
150.
这项研究探讨香港与上海两地青年的公共政策或社会责任、子孙或家庭责任、个人责任的觉识对其照顾、接纳和承担照顾父母的意愿的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对政府或社会的养老政策责任的觉识愈高者则照顾父母的意愿明显地愈高;然而,对老年人的自立生活具愈高的觉识者,其照顾父母的意愿却愈低;(2)对倡导尊敬老年人的觉识愈高和对老年人的自立生活的觉识愈低者,其接纳照顾父母的意愿愈高;(3)对政府责任的觉识愈高者和对个人责任的觉识愈低者,其承担照顾父母的意愿愈高.文章同时就倡导两地照顾或供养父母的政策启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