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49篇
工人农民   95篇
世界政治   1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9篇
法律   611篇
中国共产党   2792篇
中国政治   2582篇
政治理论   1227篇
综合类   14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674篇
  2014年   1441篇
  2013年   776篇
  2012年   915篇
  2011年   673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582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变化的时期,伦理和价值观受到冲击带有普遍性。当前,伦理与价值的困惑,不仅仅体现在中国外交上,也不仅仅属于中国,恐怕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不过,中国的问题有自己的特殊性。借这次研讨的机会,我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社会环境的变迁与伦理价值的困惑伦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有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的时期,伦理和价值就比较稳定;社会环境变动快,原有的伦理和价值就会受到冲击。当人们对原有的伦理和价值观产生怀疑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判断是非的标准,于是就产生了困惑。…  相似文献   
72.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是一种价值观范型的转换,即从以伦理道德及其理想人格为中心的价值观,向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转换。这一价值观范型的转换在总体上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和改进社会价值观的建设,促进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合理建构并使之成为真正具有权威性、范导力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3.
《警世恒言》中有篇小品文《薛录事鱼服证仙》,说的是薛录事于高烧昏迷中化为鲤鱼跃入湖中,恰遇渔夫垂钓,他明知饵在前面,但是耐不住饵香袭鼻,张口咬饵,终被钓去。作者点评道:薛录事被钓概因“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  相似文献   
74.
7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它包含经济上的“小康”、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小康”、人的全面发展等层层递进的价值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新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导引。只有确立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 ,坚持“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开放性、多样化 ,通过最广大人民群众长期、艰苦的创造性实践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76.
周小李 《世纪桥》2007,(7):109-110
当代大学生的择业,直接受职业价值观的支配。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是由其世界观、人生观所决定。高校可借鉴企业对员工的柔性管理与教育经验,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营造柔性氛围,设置柔性目标,并实施柔性的教育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7.
张帅 《工会博览》2006,(13):62-62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随着企业发展应运而生,无论规模大小,凡是企业都有也应该有企业文化老子说:“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人居其一。”企业是人群的组织,而人是社会文化的  相似文献   
78.
面对“非典”疫情 ,作为“思考者”的哲学工作者应把生态伦理纳入伦理观念体系 ,实现伦理观念的概念跃迁 ;拓展功利化的价值视野 ,塑造符合价值本真含义的价值观念体系 ;更新传统的发展思路 ,倡导以可持续发展为途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发展观 ;树立富于超越意识的生命意识和富于生命意识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79.
哲学社会科学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它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塑造人类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80.
龙页玉 《理论月刊》2004,(3):149-151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环境下,管理企业应坚持有所不变与有所变的理念。反映企业系统运行方向和社会使命的价值观应该不变;企业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也应该不变;而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其内部结构必须变化,以谋求企业目标、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进而实现企业的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