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65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87篇
各国政治   195篇
工人农民   117篇
世界政治   4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3篇
法律   3720篇
中国共产党   4124篇
中国政治   5921篇
政治理论   1950篇
综合类   3382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433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404篇
  2015年   674篇
  2014年   1840篇
  2013年   1679篇
  2012年   1730篇
  2011年   1586篇
  2010年   1552篇
  2009年   1486篇
  2008年   1581篇
  2007年   1136篇
  2006年   941篇
  2005年   741篇
  2004年   613篇
  2003年   543篇
  2002年   492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简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角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新闻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应该担当怎样的角色,本文对此做出初步的探讨和阐释,认为新闻媒体应该是“准确信息的报道者”、“正确舆论的引导者”、“不当言行的监督者”和“公众利益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932.
近十多年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大讨论中,究竟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我国理论界对此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无论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二者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要想真正超越"走入"与"走出"之争,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933.
罗尔斯正义理论逻辑展开表现在三个层次,原初状态是罗尔斯正义论的逻辑起点,公平正义是罗尔斯正义论的主题,正义原则是罗尔斯正义论的核心。罗尔斯正义论包含丰富的和谐意蕴,正义的制度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基础,正义的分配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正义的合作是社会和谐的实现路径。罗尔斯正义论及其蕴含的和谐思想作为世界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34.
本文分析了公益诉讼的基本内涵,探讨了公益诉讼在人权保障和权力制约两方面的基本功能,并对完善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35.
罗尔斯与诺齐克共同攀附康德,试图在道义论中觅寻正义论和权利论的合理性资源,这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难以实现的.从本质上看,道义、正义与权利都是价值理性.从道义论到正义论再到权利论,反映了西方实践理性的一种衰变.  相似文献   
936.
从玉华 《中国减灾》2009,(10):38-39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从地震发生后的第13天起,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44名身体无损伤的幸存者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在短期内均出现了异常的区域脑功能变化.吕粟博士说:"这是我们首次发现人们在应对地震这样的巨大灾难时,脑内负责情绪和记忆的功能系统在25天内就发生了客观的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937.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大部分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都在满负荷运转,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必然会造成一系列的次生、衍生事件,进而导致城市功能的瘫痪.所以现代城市面对突发事件和各种灾害事件袭击时显得极其脆弱.  相似文献   
938.
胡锦涛同志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在当今经济体制和社  相似文献   
939.
普列汉诺夫在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将社会心理引入社会历史研究领域,提出了社会结构"五层次论",阐明了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了社会意识的内在构成和发生、发展规律,并特别强调了社会心理和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0.
"以人为本"的存在理论,是对现代性社会发展和人存在处境的深刻反思.它以人存在的完善性与整体性为目标.扬弃了以"物的依赖"为核心的存在方式,强调只有以价值目的论与社会道义论为人生的二重伦理维度.才能实现存在方式的跃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