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0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利用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Miler株(M5C)克隆建立的一株重组杆状病毒(R2-2)表达的重组TGEV钉状糖蛋白(S),建立了一种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检测猪群抗TGEV抗体。试验表明,用重组病毒R2-2接种sf9细胞(spodopterafrugiperda)所表达的重组蛋白量在接种后第72h达到最高值;该重组蛋白能与抗TGEVS蛋白A位点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用阻断ELISA检测68份来自无TGEV感染或TGEV(Purduel5)免疫的仔猪或母猪血清,结果与TGEV蚀斑减数试验完全相符,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同时检测来自TGEV试验免疫猪、美国部分地区猪群、我国进口猪以及我国国内猪群血清627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2.61%、61.62%、58.33%和29.10%;用中和试验(微量中和试验或病毒蚀斑减数试验)检测的TGE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87%、59.60%、56.11%和30.60%,两种方法对抗TGEV抗体的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12.
用猪流行性腹泻 (PED)和传染性胃肠炎 (TGE)弱毒二联疫苗 (下称二联苗 )免疫PED和TGE抗体阴性的妊娠母猪 ,仔猪出生后第 7、14、2 1和 2 8d抽取仔猪血样用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检测血清抗体。结果 ,免疫母猪所产仔猪通过哺乳获得了相当高的血清抗体 ,在出生后第 7d时接近母体的中和抗体水平 ,并随日龄增大而下降。二联苗免疫母猪所生仔猪和相同株的PED、TGE疫苗株免疫母猪所生仔猪的血清抗体变化基本相似。用二联苗免疫PED和TGE抗体阴性的 10日龄仔猪 ,并于免疫后以 7d的间隔 ( 1月龄内 )或半月 ( 1月龄后 )间隔采取血样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用二联苗免疫抗体阴性的 10日龄仔猪 ,抗体在免疫后第 2 1d(TGE)或第 2 8d(PED)达到最高值 ,但抗体下降缓慢 ,在免疫后第 5月 ,免疫猪血清中仍能检测出抗体。相同弱毒株的PED和TGE疫苗免疫组的结果与之基本相同。提示 ,PED和TGE弱毒株联合免疫在诱导妊娠母猪和小猪产生抗体以及母猪产后向哺乳仔猪传递抗体方面未见有相互影响的现象。  相似文献   
313.
对1991年9月在青海玉树地区马匹发生脑脊髓炎症状的疫情进行了调查,通过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流行病学调查、鉴别诊断和部分实验室检验,确定该病为苏联马传染性脑脊髓炎。疫情仅发生于马,发病率为8.61%,死亡率为3.31%,致死率为38.46%。  相似文献   
314.
本试验应用石蜡切片、超薄切片、电镜超微结构观察、血清学等技术,对IBD人工发病鸡的法氏囊病变进行了动态观察,揭示了IBD病毒可使鸡群对各种疫苗接种免疫效果降低,并对其他疫病易感性增高的机理,提示用高免抗体被动免疫治疗本病效果优于疫苗紧急接种。此外明确了琼脂扩散试验(AGP)检测病鸡法氏囊内IBD病毒抗原方法可用于IBD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15.
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ILTV)以不同的稀释度按一定比例混合 ,接种同一鸡胚 ,同时收获胚液和有病斑的绒毛尿囊膜制成IB ILT二联冻干疫苗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方法进行检验。结果 ,其安全性和效力检验均达到 2种单苗的质量标准 ,证明 2种病毒在鸡体内产生互不干扰的抗体  相似文献   
316.
用光生物素标记4.3kb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DNA片段作为探针,检测5只人工接种ILTV的SPF鸡在不同时期采集的喉拭子样品或血清,并检测采自自然发病鸡群的喉试子样品。结果表明,用核酸探针点杂交方法在人工感染鸡喉气管中检出ILTV的时间为接种后6~10天;该法敏感、特异,对诊断ILTV感染有实用价值,特别适用于进出口检疫和SPF鸡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317.
先后在江苏、浙江、四川等8省(区)从临床患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群中采集法氏囊病料,分离到32个野毒株,经SDS-PAGE鉴定,其中17株病毒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应用交叉中和试验,将分离毒株分为5个亚型,用IBDVⅠ型标准变异株高免血清作中和试验鉴定,其中5个分离毒株有较高中和价,初步定为IBDVⅠ型变异株。将其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连续传代致弱,与标准Ⅰ型弱毒株联合制成多价弱毒疫苗,免疫试验表明多价弱毒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免疫组攻毒100%保护,对照组攻毒死亡率为92%  相似文献   
318.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19)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广泛流行2年余。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0、2021年全球因新冠死亡的人数分别为180万和350万,此外还有千百万人正在应对该病毒带来的长期影响。尽管世界各国为控制COVID-19流行及其病原体(SARS-Co V-2)的传播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但确诊病例的数量却一直在大幅地增加。公众健康受到重大威胁的同时,社会的运行效率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就业困难、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制定更高效精准的防控措施,尽可能减轻疫情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事实上防控措施的效率和精准性主要取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稳定性以及感染性的了解。本综述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及其蛋白结构、病毒稳定性及感染性的检测方法、在不同载体中的稳定性和感染性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文献的梳理,展现现阶段相关研究的进展,澄清不客观的说法,促进相关研究工作的进步,为法医学安全检验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