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169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中共党史人物传》的文体形式 《中共党史人物传》编撰之初,在一次传记写作会议上,著名党史专家胡华教授根据何长工会长提出《中共党史人物传》的编撰计划。在体例上,建议遵循司马迁《史记》的写作要求。完成一部中共信史传记丛书。由于人传的人数多,完成任务的持续性长,承担写作的作者水平不齐且不固定,送交《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委会的传稿,不止是信史传记,还有反映社会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不同体例的传记。  相似文献   
82.
对萨科奇致金晶慰问信的原文和译文的比较解读可以发现,翻译中的改写实践不仅取决于文本的语言结构.而且取决于文本外的政治、文化或社会因素,会因时因地而变。为了让译文符合当时的扶助者需要以实现其政治目的,适应目的语文化内读者的诗学习惯以影响其政治态度,译者会在翻译转换过程中进行用词的变通、增删、合并句子或段落,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改善政治关系等。  相似文献   
83.
叶静 《理论月刊》2013,(3):105-106
近年的中英文诗歌翻译研究主要关注译者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的探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使得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得以凸显,相反,原诗作者的地位则被忽略.本文就如何看待原诗作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如何把握并协调在翻译这一文学活动中,原作者、译者及读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翻译诗学观念,认为在充分把握原诗作者的诗学观及其在具体诗歌中体现方式的基础上,译者在译语中应用相应的策略将原诗作者的语言观、美学观、政治观等诗学观完整地再现出来.这种翻译诗学观念能积极主动地使作者、译者及读者三者之间视界融合的和谐统一,是人类文化沟通的一条重要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4.
在现存的先秦文献中,《左传》对于《诗经》的引用无疑是最多的。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的论断更是明确指出了《春秋》及三传与《诗经》在思想、义理、方法和价值等方面都存在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左传》诗学从思想方法和精神价值两个层面对于后世,尤其是先秦汉初诗学的发展以及《诗经》的经典化都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在经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构成了诗学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5.
李慧 《求索》2014,(6):94-98
印象主义诗学所倡导的直接描述物本身和关于物的直观印象,从庸常琐事中体味生活况味和哲理诗意,以此逼近生活的本相,表达生活的本喷的善学思想,体现了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本喷直观”的哲学思想:面对“生活世界”,“回到事物本身”,在“舌”和“直观”中把握事实本身。印象主义这种蕴含着对事物物性充分尊重的善学思想,暗合了善国诗人成廉·卡洛斯·成廉斯的诗学主张“慨念只存在于事物之中”。  相似文献   
86.
宝禅 《各界》2013,(7):46-49
《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即位后,听到很多前隋朝官员一致盛赞高颂的政绩卓著,很是惊异,回去翻看高颍的传记,不由盛赞道:“我见隋代遗老,都称赞高颖善于为宰相,看了他的传记,确实是公平正直、尤识治体之人。”高颂以天下为己任,执政二十年,殚精竭虑,推荐了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一大批名臣,为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盖世功勋,最后却遭逢暗主,含冤而死,天下人无不惋惜。高颍为政期间的所有重要文件,都被他焚毁,他人生中很多关键细节,至今不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87.
孔令春 《乡音》2013,(8):44-45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政潮动荡,短短的16年时间里就有29个人担任过国务总理,称之为"走马灯"式的轮换一点儿也不过分。在这29位国务总理当中,有一位出自河北(当时称直隶省)籍的,他就是王士珍。王士珍,字聘卿,号冠儒,生于1861年,是正定县牛家庄村人。他的祖上是从山西逃荒来到正定牛家庄村的,定居下来以后慢慢走上了读书路,因而说王  相似文献   
88.
周成强 《求索》2013,(3):122-125
明清时期,桐城地域诗歌选本众多,从编选特征和诗学风貌来看,它们呈现出许多共通性特点。作为第一部桐城地域诗歌总集,《龙眠风雅》在桐城诗歌选本中很具代表性,对其他选本产生了重大影响。《龙眠风雅》正、续集共九十二卷,本着表章乡邑诗学的目的,在编选时以人存诗与以诗存人二例并用,选录了从明初到清初近三百年五百五十一位诗人的作品。其规模宏富,体例明晰,遵循以时为序的编排原则,并采用因人系诗的编辑方式,作者名下附有详略不等的小传。其编纂思想以风雅为旨归,由此体现出桐城一地重雅正的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89.
张富林 《求索》2013,(10):149-151
诗学观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相当复杂的命题,历代文学家及诗论家对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章学诚是清乾嘉时期著名的文史大家,他有自己明确的诗学观:托比兴,寄寓意;轻工艺,重诗义;主性情,倡清真。章学诚的诗学观袭古创新。见解辩证而深刻,对今人治诗亦有许多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0.
殷翔 《学习月刊》2012,(10):49-50
1936年至1937年.废名在北大中文系开设“现代文艺”课.编写了12章新诗讲义,1944年印为《谈新诗》。1946废名重返北大,续编了讲义四章。《废名讲诗》_将这16章并为“废名讲新诗”。废名在前12章提到了胡适、沈尹默、刘半农、鲁迅、周作人、康白情、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冰心、郭沫若,在续编的四章中提到了卞之琳、林庚、朱英诞、冯至和他本人。有些诗人他没有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