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帮登情未了     
潇琴 《福建乡土》2012,(5):63-64
侯炳辉早就铆足了一股劲,想将自己的传奇经历和帮登的历史写成一部长篇传记。他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有一叠的故事要讲。这位地道的闽南汉子,却有着北方人的禀性,豪爽、耿直、坦率、吃苦耐劳。他写传记,仿佛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知。侯炳辉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一位农民的儿子,贫寒的家世,是他最早的磨难。注定了他要打着龟裂的赤脚,走在人生最初的严冬。这一切,让他感到生存的艰辛,也让他感受到亲情的可贵。只有小学毕业的他,为了谋生背井离乡,自学成才,学习了多种的谋生技能。尽管如此,他依旧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却不能摆脱难以温饱的命运。面对困境他痛并快乐着,苦且生活着。正当他风华正茂,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席卷全国,他也被不知不觉地卷了进去。  相似文献   
122.
萧红的一生在关于萧红的传记书写中经历了传奇化历程,萧红作品亦因作家的传奇经历蒙上了一层宿命论色彩。通常,学界对这位女作家经历本身的关注更甚于其作品,萧红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一直成为研究者们解读其人生和思想的主要文本,并在传记写作中成为传记作家引用的材料。传记写作通过传记契约实现真实性,而文学作品则以自传空间追求终极真相。一直以来,人们对萧红的人生和作品都存在双重误读,萧红作品在人们对其人生经历的找寻中被误读,萧红人生与萧红传记的叙写之间亦存在事实性错位。  相似文献   
123.
2008年初,一部题为《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的传记作品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作者张胜乃共和国元勋张爱萍上将的次子,他通过自己与父亲的心灵对话,讲述了一个英雄父亲的人生追求,表达一个军人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与挚爱。张爱萍,这位从四川达县走出的农家子弟,15岁参加革命,戎马倥偬70余载,百战疆场,出生入死,一生敢说敢干,敢作敢当,善诗词,长书法,精摄影,素以"军中才子"、"马上诗人"名满天下。从热血澎湃的山村青年到文韬武略的共和国名将,他的光辉人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动人佳话,本文择取将军几个鲜为人知的人生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4.
世纪之交的1999年底 ,河北省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著名海外华人传记丛书》在海内外发行 ,广受好评。《著名海外华人传记丛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外大使柴泽民、张文颖出任顾问 ,主编为著名文艺评论家、《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缪俊杰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王维玲。策划人系河北省花山文艺出版社社长兼主编李世琦、该社高级编审陈新。该传记丛书第一批已列入陈香梅、陈嘉庚、牛满江、赵无极、郑明如、郑嘉乐、刘廷芳、张曼新等八位海外华人精英。众所周知 ,陈香梅女士是叱咤风云的国际事务活动家 ;陈嘉庚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  相似文献   
125.
<正>玛加丽塔·科涅库娃是苏联著名雕塑家谢尔盖·科涅库夫的夫人。集美貌、智慧、艺术修养于一身。但在她贵妇人的身份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她竟然是苏联克格勃的间谍,通过俘获爱因斯坦的心,使苏联因此获得了很多尖端科技资料。  相似文献   
126.
核心提示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遍了大江两岸……当年一曲《春天的故事》,形象地表达了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有这样一本关于邓小平的书——《邓小平时代》,该书不同于一般的传记写作,重点叙述的是邓小  相似文献   
127.
128.
事实是界定传记文学的它强调文学真实.李长之的传记体批评灵活而巧妙地运用了这一事实原则,使一个个鲜活的传主人物的面孔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李长之正是以这种求真的"批评精神"和事实原则,使他创作出的传记体批评具有相当的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129.
关于如何读书的文章很多。可谓汗牛充栋。然而我读书.是因为我喜欢读书。我读的书很多。也很杂,很有点不务正业的味道.在读的书中我尤其喜欢小说、诗歌、散文、历史和名人传记。书是一个人可以一生相依相伴的良师益友。对此我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130.
李长之的批评文体是一种传记体批评,这种批评实践有着自己的结构特点。李长之以整体性为指归,从全局的观点出发,探入到传主的心灵,出色地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传主形象,达到了认识的全面性和艺术的完整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