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前段时间,一本由斯诺等几位作者撰写的关于毛泽东的传记、史料与回忆——《早年毛泽东》出版了。这本新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勾勒出一个不断行走的早年毛泽东,并且进而认为,毛泽东的一生是"走"出来的。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时,就曾有过一段不携分文、"行乞"乡间的经历:手握竹伞,一身布衣,在田陌间露宿,到旷野里栉风沐雨,只为在省内各县游学。  相似文献   
52.
去了趟杭州,参加赵遵生的文学传记《天下知音——欧阳修》(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比版)的研讨会,深受教者,除去梁晓声、叶辛、张胜友、黄亚洲衮衮诸公的精彩评论,还在于一句商榷。  相似文献   
53.
挚友田森教授离休后长期担任中国当代社会研究中心主席,在雷洁琼老、陈翰笙老的支持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三十年来他花了不少时间历经七次修订最后完成了题为《国魂——三个世纪的陈翰笙》的传记。这部传记不是平铺直叙地记述一位享年108岁、学问与事业均有大成的名人的生平,而是精心刻画出中国当代一位跨越三个世纪的伟人的罕见的光辉形象。我有幸先睹这部佳作,欣然勉力为之作序。  相似文献   
54.
新书架     
《一寸河山一寸血5历史不死》、《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我的抗战Ⅱ》、《一张大事年表,快读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55.
说来真是惭愧,在读李蒙的传记《陶渊明》以前,我对陶渊明所知甚少,但却一直以讹传讹,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很顽固的概念:以为陶公过的是悠然自得、养尊处优的隐居生活,以为陶公纯粹就是一个做秀的隐者,以为他写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一种空虚的幻像……看完了,真是很沉重,也很悲哀,为自己,为陶公。  相似文献   
56.
传记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哪怕是坏蛋的传记也不例外。最近读了当年大汉奸陈公博的传记,就有了一点有趣的发现,那就是他并不是一开始就铁了心想当汉奸。他不但顾虑重重,还劝汪精卫暂时不要与日本人来往。汪精卫与日本人勾结他并不赞成,发“艳电”向日本示好更不赞成,但又说服不了汪精卫,因为汪精卫地位比他高,资历比他老。到香港以后,他以侍奉老母为名,隐居起来,闭门不出。他早年丧父,母亲多年守寡,现在尽孝,谁也说不出什么。  相似文献   
57.
《天津政协公报》2012,(12):41-41
<正>《名人传记》第11期刊登陈诚之子陈履安口述文章,披露陈诚主政台湾的佚事。吸取教训搞土改1949年2月,就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两个月之后,陈诚发布命令,在台湾公布实施"三七五减租"。陈诚当时颁布这项政策,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吸取在大陆失败的教训"。陈诚认为,国民党之所以在大陆失败,就是失去了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支持,而失去农民支持的根本原因是国民党土地政策的失败。陈履安:当然,对地主来讲,这是让他们很不高兴的事情,因为中国人是特别爱护土地的,突然之间要分  相似文献   
58.
《干部人事月报》2011,(4):94-94
冯异是东汉中兴名将,有勇有谋,屡立战功,曾任征西大将军独当一面,但他还有个绰号——大树将军。原来,冯异为人谦逊,遇事隐忍退让。在路上遇到其他将领时,无论对方级别高低,他总是主动带开马车让路。他率领的部队行止进退整齐有序,是刘秀军队中的楷模。  相似文献   
59.
岁月进入2011年,关注我国法学界的有心者发现,在当今法学家中。有几位出生于1930年前后的法学家特别引人注目。其中既有刑法学家高铭暄、王作富,也有诉讼法学素陈光中、江伟,还有法理学家郭道晖,更有民商法学家江平、王索福。他们被媒体趣称为“80后”教授。  相似文献   
60.
近来涉猎名人传记,其中戏剧家曹禺的一则逸闻催生了我的好奇心。上世纪80年代初,年逾古稀的曹禺已是海内外声名鼎盛的戏剧作家。一次,美国同行阿瑟·米勒应约来京执导新剧本,作为老朋友的曹禺特地邀请他到家做客。午饭前的休息时分,曹禺突然从书架上拿起一本装帧讲究的册子,册子上面裱着画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