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9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794篇
中国共产党   998篇
中国政治   1664篇
政治理论   778篇
综合类   104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交往方式的变革与网络主体的伦理倾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社会的网络化引发了人类交往方式的革命。从哲学的层面来考量,网络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工具,其本质是中性的,并无善恶之分。然而,由于互联网络这种交往工具的特殊性,其对道德主体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规范的形成和改变具有普遍而深刻的路径依赖作用。本文试图从网络交往的特点、网络主体的特征入手,探析网络主体伦理倾向的成因以及网络主体在网络交往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使网络成为提升主体道德境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2.
蔡超 《学理论》2023,(6):34-38
在近代西方由神权政治转向世俗政治的过程中,启蒙思想家提出并完善了一种契约国家理论。柏克从惯习的角度对契约国家理论展开了批判,认为实际的国家形态是由不同世代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建立在一系列的传统惯习基础之上。在思考政治问题时必须给予惯习充分的尊重。黑格尔从伦理的角度对契约国家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真正的国家应该是承载着伦理精神的功能性实体,个人只有借助国家环节才能够安放现世的自由。伦理国家应该不断发展出国家理性。契约国家观表达着个体主义的进步主义立场,惯习国家观表达着社群主义的保守主义立场,伦理国家观则表达着社群主义的进步主义立场。三种国家观的分别,大体构成了现代政治思想谱系中的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思潮的分野。  相似文献   
993.
转型期间我国传统的婚姻家庭伦理观逐渐被打破,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及婚姻家庭模式逐渐趋向多样化.转型期婚姻家庭伦理观的嬗变导致婚姻家庭道德调控机制弱化等矛盾出现.文章试图通过考察转型期我国婚姻家庭价值观变迁的根源,提出重塑婚胡家庭道德评价体系,进一步思考构建新型婚姻家庭伦理规范,为婚姻家庭领域的和谐稳定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基因决定论的伦理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决定论认为,基因决定有机个体性状,基因变异是疾病的根源,基因又是人类社会文化进化的决定力量。但基因决定论以线性因果模型说明整体与部分关系,对人类基因变异进行简化处理,将基因变异简化为对正常基因的偏离,并用简化的个体DNA序列来界定复杂的生物物种,从而构成了基因决定论的伦理困惑。从整体性出发,基因非决定论不再视基因为孤立单位,而将其置于非线性的"基因群"网络之中,通过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理解基因的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995.
江东  张蕊 《江淮法治》2021,(5):61-61
作者:郭恒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2月定价:65.00元辩护律师的首要职业伦理是履行忠诚义务,郭恒所著的《辩护律师忠诚义务研究》一书从"律师——当事人"这一关键关系入手研究辩护律师的忠诚义务,对我国辩护律师职业伦理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该书共计6章,以辩护律师忠诚义务的"内涵"与"边界"为研究主线,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写作特色,完整地论述辩护律师忠诚义务及其相关元素。  相似文献   
996.
尹德和  谢金林 《求索》2005,(12):138-141
执政不仅是一个技术的概念,执政还包含了为谁执政,执政活动的合伦理论据是什么的问题。对执政能力进行政治伦理学的解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执政能力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执政能力体现了求真、向善、趋美相统一的伦理底蕴,和谐发展的伦理境界,依法执政的伦理规制,全心为民的伦理取向。  相似文献   
997.
公共伦理教育是高校青年学生树立伦理观念、健全伦理人格和生成伦理素养的基本途径,具有“软法”规范、公共精神塑造和个体道德激励等实践特质。考察高校公共伦理教育实践,目前仍存在把伦理知识教育与伦理教育相互混淆、专业课程教育与伦理教育相互割裂、伦理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较为落后和专门性规范化的伦理教育体系尚未形成等现实问题。对此,应从推进伦理教育与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彰显伦理责任与风险教育的价值特色,创新伦理教育教学的实践模式,完善专业性规范化的伦理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升高校公共伦理教育实践品质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98.
欧阳凌  谢金林 《求实》2005,1(3):40-43
道德与经济存在着内在统一性,经济活动与伦理道德并不是可以相容的,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联盟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研究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超越"经济人"与"道德人"作为逻辑始点研究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999.
1000.
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具有整体主义特质。这种整体主义特质,在经济层面根植于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物质生产方式,在制度层面生成于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家族制度,在文化层面衍生于以"孝"为中心的社会伦理结构。同时,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也展现为以整体主义为指向的价值原则,其中,"仁"和"礼"作为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核心价值,充分彰显了群体本位原则;"公私之辩""义利之辩"和"群己之辩"作为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主要矛盾和基本侧面,则分别呈现出尚公、崇义、贵群的原则。这些原则不但构成了整体主义特质的价值要义,也为新时代中国塑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伦理秩序,增进公民的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乃至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进而凝聚中国力量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