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 ,而传统的环境伦理观正是生态危机严重的思想根源 ,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进行批判性反思和重新评价 ,提出了确立“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伦理观 ,并以此来指导、规范人类的行为 ,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2.
宋志军 《法学论坛》2007,22(2):84-90
刑事证据与伦理具有密切的联系.对刑事证据法进行伦理研究,有利于确立正确的伦理观,指导刑事证据立法、理论研究并规范取证、审查和运用证据、作证、鉴定等行为.刑事证据法之人道伦理观,是指从人的本性出发,讲求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尊重人格尊严和人的道德情感的基本伦理准则和理念的总称.科学、合理和人性化的刑事证据法应体现对人性尊严、人伦亲情和人之常情的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93.
在工业文明的社会里,人们对自然的内在价值严重低估,生态环境遭受任意践踏.在后工业社会里,人们已开始警醒和呼唤生态文明的到来.人类必须重新审视大自然的厚重的内在价值,测度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类及人类主体性的发挥,在传统生态伦理观基础上重构生态伦理与环境伦理,维护生态正义与环境正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自然"的新生态伦理观,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4.
王茵 《湖北社会科学》2004,3(12):100-101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与自然关系不断恶化,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要从根本上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与自然真正地达到和谐发展,寻求其恶化的根源极其重要。应从认识论、价值观等角度,剖析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根源,进而确定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95.
网络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环境,但并非人人都能善用手中的麦克风。近期,一些谣言借助网络满天飞,发人深思的是,这些谣言尽管事后被证实虚假,但却传播迅速而且广泛,甚至被添油加醋,导致恐慌。谣言之祸患猛于虎。至于有一些谣言,可能损害社会诚信,造成人们认知的混乱,误导价值伦理观念,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更是害莫大焉。一个健康安全的社会,谣言行之不远。但必须承认,自从互联网诞生,尤其是微博盛行以来,谣言也乘上了科技的东风,上传更便捷,扩  相似文献   
96.
以生态伦理学整体主义的主要流派——大地伦理学内在的生态学范式以生态共同体范畴为立足点,使人类伦理关怀的对象,从具有理性主体地位的人延伸到整体生态系统,由此达到了对存在于人际关系范围内的共同体范畴的生态化,赋予了自然相应的伦理地位,进而为强调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提供了逻辑基点。新的伦理观能够恰当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进而使人类社会走向绿色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97.
刘丽瑛 《理论探索》2006,4(5):42-44
民主不仅是一种包括民主国体性质和民主政体形式的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种文化形态。在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中,民主的实质是主体自主,同时还隐含着对伦理道德公正的确认和肯定。把握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要认识到:民主不是对个人的否定,而是对个人的弘扬;民主不是多数群体压制少数群体,而是既尊重多数又尊重少数;民主不是只讲权利,而是也讲义务。  相似文献   
98.
生命健康伦理观的终极原则是将人的生命、健康置于第一位,解决实际发生的伦理难题.基于生命健康伦理学视阈,结合现实案例,从道德观、生命观、法理观审视电影《我不是药神》的伦理学意义与困境,并就其伦理困境提出了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99.
毛泽东早期的妇女伦理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斌 《湖湘论坛》2001,14(3):43-45
毛泽东早期的妇女伦理观是他早期的精神个人主义和爱国主义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萌芽于毛泽东的童年,形成于 1919年“五·四”前后。它要求通过社会革命,婚姻革命和家庭革命,自我革命来使妇女获得解放,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实践性、精神性和爱国性。 一、毛泽东早期妇女伦理观的形成过程 童年的毛泽东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其母文七妹品德高尚使毛泽东越大越敬爱她,而其父毛顺生的自私专制,常常激起毛泽东的反抗,这样就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推崇母爱反抗父权的个性特征。毛泽东热爱母亲,是因为“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  相似文献   
100.
贾磊磊 《人民论坛》2013,(16):23-25
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整个价值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具主导作用的价值取向,它集中体现着人们关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左右着人们在政治、社会、伦理、审美、历史领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正邪的基本判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它主导着人们普遍的文化认同倾向,所以,文化的价值观并非只是经典文献中的理论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