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偷懒与经典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2):39-39
史博是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音乐家之一,从小热爱音乐,18岁就进入了当时最为著名的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与交响乐指挥。当时的音乐学院每天都有两堂体力课,因为在这之前的100多年里,指挥并没有什么象征性的工具,有的乐队指挥喜欢用脚蹬地,蹋出节奏,有的则喜欢挥动手绢,而当时最为流行的是用一种重达十来斤的铁棒指挥,指挥师提着铁棒按着节奏捅地面,发出“砰砰砰”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新中国第一部儿童彩色故事片《祖国的花朵》,导演严恭请刘炽为影片作曲,乐于为孩子们写歌的他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3.
赵华 《各界》2007,1(6):144
知识与情感在作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很好地发挥这种作用,就要掌握必要的乐理知识、对歌词进行正确处理、积累情感,激发灵感、打腹稿、激发创作的动机。  相似文献   
14.
吴孟穛 《台声》2014,(8):63-63
台北市区里,很难得有这么一座独立式的建筑,拱形的一扇扇窗子映着户外一株株的树,白天,绿意里闪着秋阳的金光,川流不息的车子竟流过3年,超过1000个日子。如果是10000个日子?去世整整3年的作曲家史撷咏曾感慨于他所历经的电影音乐历程,他曾说:"从20多岁的热血电影音乐人,就这样一觉冬眠已50多岁了,就算电影工业再起得多茂盛,已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相信语言文字具有"魔力",是一种"符咒"。沈从文与1940年代的对立,不是功能上的,而是审美情趣上的。他追求一种自认为高雅、纯粹、精致的士大夫审美情趣,一再鄙夷和批判庸俗、粗癖、市侩的低级趣味,他希望用永恒的"美"去创造理想的生活,以此保留永恒的生命形式,但这种士大夫浪漫情趣的孤芳自赏所带来的必然是孤傲寂寞。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06,(8):86-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原名《八路军进行曲》,为《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齐唱歌曲。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1939年创作于延安。同年冬,由曲作者亲自指挥,鲁迅艺术学院合唱队与乐队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首次演出。1940年夏,刊登于《八路军军政杂志》,随即在各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深受广大军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