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7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252篇
中国政治   125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肖甡 《北京党史》2010,(5):15-19
<正>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①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2.
在历史研究中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并回应时代的呼唤,是2022年中俄学界俄国史研究的重要特征。尽管受到新冠疫情流行和国际格局变动的影响,但中俄学界的俄国史研究仍然稳步推进,并取得丰硕成果,在档案出版、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等方面亮点纷呈,如对俄国现代化进程中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研究,对苏联时期医疗社会史的研究等,不仅为国内世界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俄国史知识,也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3.
《理论与当代》2007,(8):55-56
孟凡亮在2007年第4期的《随笔》上撰文指出:人们在谈及苏联的历史时,经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是:苏共在20万人的时候,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200万人的时候,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在2000万人的时候,迎来的却是苏联的解体。苏共倒台、苏联解体的原因有许多,但有一点人们或许没有注意到,在整个苏联时期,存在着一条苏共干部的特权利益递增规律,正是这条规律,使苏共背离了自己的宗旨,背离了人民,最终葬送了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44.
1957年11月,莫斯科大规模地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为此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参加大会的,除苏联外,还有100多个外国代表团。会后举行了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由于举行这两个会议,我有机会在两周时间内天天为中国人民的杰出女儿、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做联络、服务工作。当时宋庆龄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相似文献   
145.
19世纪末 ,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中 ,沙皇俄国把中国东北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1 896年 6月 3日 ,俄国通过《中俄密约》取得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从此 ,大批俄国人涌入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中东铁路沿线 ,俄罗斯文化在中东铁路沿线的传播以及俄国人在与中国的交往中进一步熟悉中国文化成了这一时期中俄文化交流的显著特点之一。 2 0世纪初 ,列宁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 ,俄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马克思主义通过俄国 ,特别是通过中东铁路传入了中国 ,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与此同时 ,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大量地将俄国进步作…  相似文献   
146.
文章借助历史资料和史实,通过对关键文献资料数据整理,论述了日俄战争前后,俄国在北部地区投资的加工业,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商品经济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加速了中国东北北部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相似文献   
147.
近日,我又找出茨威格的一篇著名散文来欣赏,题目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写于1928年在俄国旅行期间。短短的不到一千个字,记录了大文豪别夫.托尔斯泰最后之安息地。文章的内容很感人,文章也写得很感人,实在是难能可贵,耐人寻味。作者第一句话便是"我在俄国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接下来,是这样描绘的——"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  相似文献   
148.
俄国民粹派文学是俄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得到俄国学者、欧美斯拉夫学者和中国学者的关注。在俄罗斯,对民粹派文学的研究比较充分,主要是从文学、美学、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展开的;在欧美斯拉夫学界,对民粹派文学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单独的体系,只是经由史学或者社会政治学等学科交叉进行的;与国外的民粹派文学研究相比,中国学界的民粹派文学研究尚显不足,这种研究的不足与民粹派文学的美学价值、史料价值及其文学史意义是不协调的。  相似文献   
149.
争光与增辱     
刘洪波 《唯实》2001,(1):72-72
有些“为国争光”行为 ,其实为国家增加了耻辱。曾读过一本苏联的科学史著作 ,是“向老大哥学习”年代的汉译本。那里面即有许多“为国争光”的材料。蒸汽机是谁发明的呢 ?不是英国人瓦特 ,而是俄国工匠波尔祖诺夫 ;电灯的发明者不是美国人爱迪生 ,而是俄国的亚布洛奇科夫 ;无线电发明人不是意大利的马可尼 ,而是俄国的波波夫 ;把飞机飞上天的不是莱特兄弟 ,而是俄国的莫扎伊利基……按这套历史讲下来 ,我深信如果受教育者是一个俄罗斯人 ,肯定会大大地增强民族和国家的“荣誉感”,写历史的人“为国争光”的用心似乎是实现了的。这搞法还能…  相似文献   
150.
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努力将其运用于中国革命 通常人们都认为,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其实早在十月革命20余年前,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在旅欧期间便在大英博物馆中读到过马克思的著作,初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他还曾直接与恩格斯创立的第二国际发生过接触。这一切对他制定革命理论——三民主义发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