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1篇
世界政治   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5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保守主义,历经一百五十余年的嬗变,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伴随新世纪的到来,文化保守主义在思想与实践层面发生了新变化:读经运动风起云涌;孔祭活动不断升格;各种纪念峰会频频召开。新世纪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新变化引起了政府、学者乃至社会民众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2.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保守主义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守主义是 20世纪 90年代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其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这一时期中国的保守主义表现为三种形态:主要是作为一种学术立场的文化保守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理论的新保守主义,以及作为一种政治历史观的保守的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所提出的若干问题,对中国学术与文化的未来发展具有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但也有某些负面影响;新保守主义直面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其理论主张不乏可资借鉴之处;保守的自由主义是对主流意识形态和现存秩序的挑战,在政治上和思想上产生了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目前东北亚最能吸引世界目光的地区应该是朝鲜半岛。朝核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了,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的核试验使得这个原本就难以解决的问题又起了新的争端。就朝鲜进行的核试验以及对整个朝核问题的看法而言,美国、中国、韩国三国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4.
奥运三章     
庄礼伟 《南风窗》2008,(16):50-52
北京奥运既然是以"人文奥运"为目标,那么与奥运相关的一切事项,都应以人文主义为指针,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办一场盛大的中国文化秀。奥运前中国的国际政治环境如果说围绕奥运和西藏问题的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对抗与喧哗,仍然只是聚焦于具体政治议题的表层对抗,那么在水面下搅动起这些波澜的因素又是什么?中国与西方真正发生剧烈的肉体碰撞,是在19世纪。此前西方对中国的观感仍然是朦胧的和主观的,例如17、18世纪欧洲的一些文化人怀着对西方君主专制的痛恨,把中国想象成一个由贤明皇帝领导下的现世乌托邦,这位皇帝从哲学家和知识分子中间选任官员,政府公正,国家太平。  相似文献   
85.
诸组 《党建文汇》2009,(2):18-18
“垂钓者——切尼”。在美国《时代》周刊去年底评选的美国政要十大秘密代号中,“垂钓者”属于副总统切尼,这是白宫特勤警卫局给他起的代号。《时代》说,切尼选择这个代号无疑是因为他热爱钓鱼,而他那不急不躁处理问题的方式也能被这个代号深刻地勾画出来。但在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奖得主盖尔曼名为“垂钓者”的切尼传记中,切尼擅长挥舞的不仅是手中的鱼竿,还有权力杠杆,他被描绘为一个老奸巨猾、专横跋扈、擅权揽权之人,“几乎将布什政府一把推下了万劫不复的悬崖”。在切尼即将走完8年副总统之路时,这种看法几乎成了美国舆论的主流。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切尼却是国家安全领域“伟大的保守主义领袖”。  相似文献   
86.
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有其必然性,也与中国近年来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有密切关系。当代保守主义者虽都强调复兴传统,但其具体观点并不一致。我们对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各种不同思想应该进行具体分析和具体对待,正确引导这种社会思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7.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文化背景 ,需要在党的理论建设中特别注意。西化与文化保守主义的论争缘起于外国帝国主义的入侵。西化与文化保守主义都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在发展的必然 ,它们实质上是在一种错误的文化历史观指导下的产物。但是 ,这种文化论争的背景 ,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铺平了道路 ,中国共产党由此诞生 ,而且对党的理论建设中的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理论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理论的构建与创新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8.
重要启事     
崔宜明在《华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撰文认为,对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当今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三分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主要在于对现代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自由的肯定,抓住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的历史本质。局限性主要是其理论逻辑存在着混乱,所持守的自由主义立场也存在着理论困难,  相似文献   
89.
世纪之交,千年兴替,各国人民都期冀与努力以崭新的面貌,开启新的纪元。可生怕天下太平的日本保守主义势力却又一次现身说法,让历史的大钟长鸣。去年年初,自民党与小泽一郎领导的自由党捐弃前嫌,成立自自保守联合政权;4月11日,在东京都知事选举中,极右政治活动家石原慎太郎以高票当选,旋即对中日关系等问题大放厥词,  相似文献   
90.
最近十年来,文化保守主义流变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哲学内核的形上儒学的新建构;二是与生活世界相联系的儒学诸形态的形成;三是文化保守主义大众化运动的推进。同时,文化保守主义也有其复杂性和局限性,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因素和影响在所难免。对于近十年来文化保守主义的流变趋势及其特点,切不可简单视之、一概而论,而需作具体分析、深入了解,既要发现其合理的、有贡献的地方,又要对其不合理之处进行批评、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