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4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吴恒 《桂海论丛》2014,(3):89-9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其成果可概括为三个层面: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三个倡导"的层次属性及其之间的关系;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及凝练成"三个倡导"的内在理由和根据;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结评述,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其研究的视角和空间。  相似文献   
12.
纵观这几年的关于核心价值观提炼的争鸣,始终都有一条主线和矛盾贯穿其中,即“应然”与“实然”的关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应然”和“实然”的哲学思索和探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价值目标、价值向度、价值规范和价值追求作出区分和剖析,有助于把提炼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科学地论证和全面地宣扬,帮助提炼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更快、更易地融入到人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13.
当前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其高度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既弘扬了传统美德,继承了革命道德,又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本文试图谈谈当前的道德建设如何培养人们的奉献精神,倡导公民做无私的奉献者。  相似文献   
14.
2002年以来,驻省科技厅纪检组从着眼于平时、防患于未然这一思路出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几个关键环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三个代表”中,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处于基础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新世纪中,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又指出:“在新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  相似文献   
17.
18.
在市场经济成为世界主流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竞争法创造公平、充分和自由的竞争,从而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成为困扰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问题。竞争倡导和竞争执法是竞争法实施的两种重要途径,前者需日久方能见效,后者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很多发展中国家缺乏竞争传统,竞争文化极为贫乏,自上而下,政府、企业以及普通民众对竞争、平等、市场等概念认知不足,为竞争法的有效实施设置重重障碍。发展中国家应学习印度经验,理顺竞争倡导和竞争执法的关系,强化竞争倡导在当前阶段的重要地位,使竞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减少竞争执法阻力,预防竞争违法行为,推动竞争法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1"剑指不文明,认真加较劲。时间跨三年,志在欲攻坚。"网络上的这首打油诗,道出了海南开展文明大行动的态度、强度和力度。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将近两年这个节点上推出文明大行动,别有一番深意。以往,海南也曾多次开展各项文明建设和整治不文明活动,只是时间跨度不是那么长,且大多停留在号召性和倡导性层面,虽有成效却没长效。  相似文献   
20.
一、创建学习型社会 2003年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倡导和形成与创建世界最大学习型社会相一致的教育理念,即建设"学习之邦",倡导"教育关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育品质",这一理念的提出也充分说明了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对于我们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