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174篇
中国共产党   333篇
中国政治   488篇
政治理论   205篇
综合类   3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黄夏年 《传承》2011,(16):48-49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佛教报恩思想的标志。知恩报恩的思想是佛教传统伦理思想的代表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值得提倡的伦理道德思想之一。中国人一直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就是说受惠于他人,就应该回报,而  相似文献   
982.
《学理论》2015,(3)
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中的民本思想与人格平等的思想是民主思想的种子,民主政治的建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传统儒家能够为现代民主政治提供道德资源,儒家可以通过民主政治实现道德主体的客观化。认为儒家思想既包含有利于民主的内在思想机制,又存在发展民主的种种障碍。虽然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两者具有很大的不同,不应混为一谈。而且新儒家忽视了传统儒家的"礼"对个体平等的自由和权利造成的极大压抑。  相似文献   
983.
易晓寒 《世纪行》2011,(4):44-45
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熊十力便是一颗熠熠生辉、光耀神州的明星。纵观他充满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能给人以许多启迪,他那博大精深、熔铸百家而独树一帜的哲学思想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那爱憎分明、刚直不阿的优良品德堪称我们学习的楷模。作为与熊十力同村的后辈人,在秋日的暖阳下,我久久地伫立在他的墓碑前,敬仰和缅怀之情油然而生……熊十力(1885—1968).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  相似文献   
984.
《现代法学》2017,(2):19-28
于传统法律思想史视阈之研究,道家哲学常被阐释为一种法律虚无主义。然而,其发轫之时于先秦法思想之意义主要在于对传统德礼的解构,及对法家法术的启示。道家抱持超越人文、批判现实的姿态,阐发一套揭露人欲、质疑圣智、否弃仁礼的学说,构成儒家祖述圣王、从周复礼抱负的反动,是法家颠覆传统、变法改革立场的助力。进而,道家的本体道论为法家的"势"论铺垫了哲学基础;道家的无为之治隐含"道生法"的思想路径,为法家的"法"论蓄积了话语资源;道家的辩证柔术为法家的"术"论确立了基本思维。将先秦道家哲学置于"儒法之间"进行审思与诠释,方能洞明道家哲学在先秦法思想史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985.
20世纪初以来,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型主要出现了四种理论形态,即义理上的心性之学、制度伦理上的纲纪之道、社会生活中的人伦之理、精神信仰上的内在超越。然而,这些研究的现实影响与实践意义却仍有限。尽管现代新儒学阐发的"良知的自我坎限"精致而玄妙,但企图以此为根源而生发出科学与民主却是一种虚幻的构想,不能产生实际作用;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没有了宗法家族制度与政治体制等诸多制度的支撑,纲纪之道已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根基,而儒家伦理想要依托现代社会制度发挥作用也面临种种困难;与此相比,儒家的人伦之理与现代伦理观念相结合,在社会中还在广泛地发挥作用,影响着民风、习俗与道德风尚;"内在超越"理论则揭示了儒家伦理价值系统的特质,因其超越性而产生的伦理信仰塑造了中国人的伦理意识、道德思维与精神追求,彰显了非宗教式信仰的意义。因此,在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儒家的"人伦之理"与"内在超越"理论经过重新诠释与建构性重塑,依然是中国人道德生活的价值源泉,这也是儒家伦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86.
先秦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在学界基本成为统一观点。但儒家为何要“重义轻利”,重何“义”轻何“利”,在何种情况下“重义轻利”以及如何全面、客观地对之加以评价,更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7.
郑和兵  王森 《传承》2011,(26):72-73,85
清末,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人在社会大变革中探索中华民族的出路,同时也开始迷失自我,他们抨击与抛弃儒家传统文化,甚至全面否定其历史地位。以儒臣自居的张之洞为保存儒家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特设存古学堂。  相似文献   
988.
明清晋商巨贾并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社会存在实体,而是依附明清帝国国家机器生存的商政或政商勾连一体的政治性经济怪物。晋商好儒,但"好儒"的功利目的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义"与"利"之间存在必然冲突,明清商人所宣扬的"以义制利"并不具有普适价值,事实上他们也没有普遍践行和遵行始终。晋商"商政勾连"违法、"亦商亦官"违制(礼制),是毋庸置疑的;而晋商"助清灭明"恶劣行径更是在根本上冲决了儒家伦理之底线。"儒商"看似高尚的标签,其实"儒"正是明清商业大亨得以与"政"勾连的"共同文化"基础。"儒商"实为愿与官场勾连之明清商人的总概括。此外,"好儒"之晋商常常僭越礼制,崇拜和迷恋儒"士"之奢靡的心态暴露无遗。明清晋商的可敬之处是所谓"诚信",然而他们对于相关方的"诚信"因"人"而异,呈现出的是因"时"便宜、善恶不分、亦善亦恶的多重"选择性"面相。  相似文献   
989.
中国文化具有普遍的伦理价值取向,围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国传统伦理观中存在着儒道分野的现象,儒家伦理观和道家伦理观的人性论、人生观、本位观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使得儒家和道家思想对围棋于个人功用、与社会关系以及围棋的品格评价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0.
刘述先 《传承》2011,(13):58-59
"理一",道理是一个;"分殊"就是不一样的意思。我非常关心全球伦理问题,最近关心的一个重点是全球地域化。在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的情况下,有两个表面看起来相反的潮流:一个潮流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另一个潮流是在地化(Localization)。事实上相反而相成,所以英文字就造了一个新的字,叫"Glocalization"(全球地域化)。"理一分殊"发展到今天,跟全球地域化问题发生交接。所以我今天讲"理一分殊"发展的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