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75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5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9篇
法律   518篇
中国共产党   848篇
中国政治   1673篇
政治理论   474篇
综合类   45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500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41.
全球发展格局面临发展知识、发展关系、发展体制整体重构的趋向。基于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全球发展倡议”丰富了全球发展知识体系,为发展中世界提供一份“中国思路”和“中国智慧”。这一倡议在非洲具有更大的适用性,中非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双方在发展领域具有较高的契合度。中非之间的合作也具有鲜明的发展取向,中国将促进非洲地区的长远发展与中非之间的互利合作密切结合在一起。倡议聚焦阶段性的发展任务和发展挑战,八大重点领域在中非关系中都有体现。在疫情冲击下,非洲的发展问题尖锐,这对中国和倡议本身都提出了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242.
“全球发展倡议”是继“一带一路”之后,中国提出的又一重大国际发展合作倡议。虽然两者分别自成一体,各有侧重,合作方向和重点各有聚焦,但两者同是在全球发展事业出现危机时应运而生,同为开放、包容性的发展合作平台和国际发展公共产品,在发展主体、立足根本和致力目标的演进逻辑上具有紧密关联和一致性,深刻体现了中国新发展观。两者在推出时间上的差序,使得“一带一路”可以视为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先行实践;“全球发展倡议”则可以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的驱动力和行动导向。两者可以在合作机制共通、发展融资共享、发展伙伴共建三个方面实现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243.
随着全球海洋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日趋严峻,现行以国际硬法为核心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无法有效应对。而海洋事务的重要性、复杂性与敏感性,使得无论是修改现行的硬法抑或是出台新的硬法都难以一蹴而就。国际软法凭借更强的可塑性和灵活性等优势,在全球海洋治理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尽管如此,由于国际软法缺乏强制约束力,其在实践中存在权威性不足、加深集体行动困境以及加剧现有治理体系碎片化等局限。为充分发挥国际软法的积极作用,国际社会应不断探寻优化路径,包括努力提升国际软法制定的正当性、合理设定国际软法遵守的奖惩制度以及积极推进国际软法与硬法的衔接适用。作为正在迈向建设海洋强国征程的新兴大国,中国应以“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软法的制定,积极利用与搭建助推国际软法发展的话语平台,科学选择国际软法介入的治理领域,为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44.
杨旭  彭春瑞 《理论月刊》2022,(11):43-51
全球生态治理是管窥全球治理的重要棱镜,也是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的可行密钥。然而,囿于各治理主体的身份失衡,既定国际秩序与全球生态实践的原有预期存在抵牾,且未能有效兼顾相对贫困经济体的实质性利益,其负外部性不断引发国际社会担忧,产生国际邻避困局。在风险不确定的背景下,国际邻避困境的生成具体表征为环境正义与国际空间秩序的张力呈现、民众风险感知的放大效应与政府科技理性的功利效用以及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空间权利归属的分配性冲突、跨域生态环境的共享性冲突与国家身份属性的内生性冲突是国际邻避困局产生的主要肇因。面对愈发显著的国际环境群体性事件,为规范环境保护进程,全球生态治理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倡导开放包容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主体多元化;坚持平等互帮互助互信,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提升生态治理科技水平,开展全球生态治理多领域合作。唯有如此,“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蓝图愿景才得以擘画,全球生态合作共治的绩效才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245.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卫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也给全球卫生治理带来了重大挑战.新冠肺炎疫苗是战胜疫情的关键产品工具.在全球公共产品的视角下,新冠肺炎疫苗供给困境集中体现在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严重失衡、产业链分布不均、美国供给意愿与能力弱化三个方面.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从国内层面积极研发疫苗、区域层面主动展开...  相似文献   
246.
高宏  南飞 《统一论坛》2001,(6):48-50
以美国资深教授程君复先生为首、卢代仁先生为团长的美国全球华人反独促统联盟国庆参访团一行十二人,在“美国9·11爆炸”的尘埃尚未落定,就不畏险阻,辗转数万里飞度关山,风尘仆仆回到祖国参访。国家和人民给予赤子们极大的关爱和支持。人民大会堂的国宴、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国务院钱其琛副总理和各级领导的热情接见,全国政协万国权  相似文献   
247.
唐晔 《前进》2001,(2):28-30,32
WTO,即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从功能上看, WTO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实现经济生活国际调节的基本组织形式。   中国加入 WTO是历史的必然,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尽管这一过程经历了十四年的风风雨雨。走进 WTO之后,我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格局将发生一定的调整和变化,对此,我们必须做好各项应对工作。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走进 WTO,我国的经济和贸易获得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无疑这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襁褓之中,…  相似文献   
248.
“全球化”是目前人们谈论得十分热烈的话题 ,如何看待这一社会变迁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推动社会主义运动 ,都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的。邓小平虽然没有系统地阐述全球化的理论 ,但作为一位杰出的战略政治家 ,他在思考如何巩固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问题时 ,总是把视野放在全球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研究邓小平全球发展思想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深刻的启示。一、时代性质上的马克思主义观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预见到了资本主义大工业使历史成为“世界历史” ,近几十年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加速了这一趋势的…  相似文献   
249.
当前 ,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国内改革不断深化 ,经济建设也将迈进第十个五年计划。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 ,无疑对工商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也不例外地对做工商联工作的秘书长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 ,应对挑战 ,如何当好角色 ,做好工作 ,是每一位在工商联担任秘书长工作的同志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担任秘书长工作的实践 ,粗浅地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对秘书长工作的认识工商联秘书长是工商联领导机构中的组成人员 ,它在工商联工作和机关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它…  相似文献   
250.
邹志强 《国际展望》2016,(5):113-130
中东地区长期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与"治理赤字",地区经济治理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参与。随着在中东地区的经济利益日益扩大,中国已成为中东地区经济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主要覆盖能源、贸易、投融资与发展治理等领域。尽管如此,国际社会对中国发挥更大作用的期待与压力仍不断增大。与西方大国相比,中国的治理实践在目标、能力、路径、机制、领域和风格等方面均独具特色:中国参与地区经济治理改善了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与贸易条件,增强了其经济自主发展能力;也用实际行动回应了西方所谓中国"搭便车"的指责。"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推动中国参与中东地区经济治理的实践进入新阶段,中国应努力提升治理能力,创新治理机制,构建国际合作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