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9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52篇
各国政治   127篇
工人农民   57篇
世界政治   38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1篇
法律   1962篇
中国共产党   2414篇
中国政治   4519篇
政治理论   2060篇
综合类   238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1092篇
  2013年   1114篇
  2012年   1401篇
  2011年   1449篇
  2010年   1223篇
  2009年   1225篇
  2008年   1170篇
  2007年   923篇
  2006年   789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498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解学芳  臧志彭 《唯实》2005,(3):19-22
村民自治是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它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农村实行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公共选择理论出发,探讨村民自治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个环节,以便为进一步研究农村民主政治提供不同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32.
在公共危机状态下,人们希冀政府的帮助,当政府积极作为时此呼声却更强烈.因为此种政府行为的确是公民在困难情境中的"双刃剑".服务型政府的服务职能的界限是不能以服务的积极行为为借口干涉公民私权的,服务方式不是强制地要公民被动地接受,政府服务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同时,强调服务型政府的民本思想作为服务型政府的宗旨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3.
高波 《今日浙江》2007,(7):40-42
所谓"科技反腐"、"科技防腐",就是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科学管理观念,将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手段引入反腐倡廉工作中,把电子监察的科技载体延伸到公共权力运作的全过程,以公权自由裁量的科学规范、程序格式量化为基本方向,以公共监督的实时伴随、透明公开为基本功能,以公共服务流程的优化再造、管理升级为基本标志,以达到赢得防治腐败的主动权和抢占反腐败工作制高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4.
公共民营合作制是在当今新公共管理过程中兴起的一种政府和民间有效竞争与合作的机制。它的建立对打破政府垄断、提高政府效率、扩大民间参与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政府和私人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合作,而政府扮演的角色也要发生彻底的转变,更多的提供规制和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35.
20世纪 80年代初期以来 ,许多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的管理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变革或管理风格的细微变化 ,而是在政府的社会角色下政府与公民关系方面所进行的改革。本文回顾了公共行政发展演变之路 ,希望能有益于社会转型之中的中国各级政府。  相似文献   
136.
从根本上说,各种经济主体都是由人组成的,而欲望是人们行为的原动力之一。经济法中不同的主体的欲望具有不同性质,不同性质的欲望对其主体行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只有从分析私人欲望和公共欲望入手,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各种主体的行为,为规范市场经济中的各种主体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7.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起源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管理实践。但是由于实施背景、内容以及改革的价值取向等差异,会对我国践行新公共管理产生一定的阻碍。  相似文献   
138.
李劲 《理论文萃》2007,(1):56-62
哈贝马斯的教授资格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首次明晰地阐述了公共领域的概念与发展。“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描述的是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的、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共理性精神的、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的批判空间。“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向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生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公众。”①哈氏公共领域最关键的含义,是独立于政治建构之外的公共交往和公众舆论,它们对于政治权力是具有批判性的,同时又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9.
涂斌 《求索》2007,(6):72-74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来看,结构递进和优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显著标识并主导着经济的发展方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开始复兴,要求政府控制公共支出的规模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发展趋向,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公共支出结构的优化调整就成为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理论上讨论如何判断和衡量公共支出结构的合理性,探究公共支出结构的作用机理,深入分析我国公共支出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等问题,以期为我们驾驭和利用客观规律,主动调整和有效改善公共支出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0.
中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自尧舜禹时代,便隐约可见最初的一些民本思想的碎片。比如《尚书·五子之歌》中就讲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当然从总体上看,人们此时仍深受原始宗教的影响,对“民”的力量和作用的解释多与天命紧密相关,公共权力的合法性的基础是“君权天授”。随着历史脉络的不断延展,春秋时期的儒家学派接过了民本思想的旗帜,把它们加以完善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