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05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52篇
各国政治   127篇
工人农民   57篇
世界政治   38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1篇
法律   1962篇
中国共产党   2414篇
中国政治   4523篇
政治理论   2062篇
综合类   239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1092篇
  2013年   1114篇
  2012年   1401篇
  2011年   1449篇
  2010年   1223篇
  2009年   1225篇
  2008年   1170篇
  2007年   923篇
  2006年   789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试论政府角色定位之理论范式的变迁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角色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充当社会公共权力主体的政府所具有的功能作用的人格化。政府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历来存在着广泛的争论,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本文回溯了政府角色演进中的范式变迁,通过吸收有关政府角色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为我国政府的角色塑造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32.
哈耶克的政府失灵与治理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选择理论阐释了政府失灵的利益诱因,但学术界对其将理性经济人假设运用于政治领域的合理性却颇有非议。哈耶克则从理性的不及性、知识信息的天然分散特性和社会科学不可仿自然科学的立场出发,认为任何个人、组织的能力都极为有限,政府失灵的真正根源在于:政府在建构理性主义的指导下履行力不能及的社会职能和扼杀有序有效的扩展秩序。哈耶克超越人性善恶论的政府失灵阐释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新公共治理理念,对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33.
《美中公共管理》2005,2(5):62-62
2005年4月7日上午。首届海峡两岸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开幕。  相似文献   
234.
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在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上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区域行政就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  相似文献   
235.
公共行政学发展是在理论本身不断地反思批判和不断超越中走向成熟。在对时下流行的新公共管理的反思批判中,美国学者丹哈特①的“新公共服务”渐成体系并且论证了其对新公共管理超越的地方。新公共服务将理论视角聚焦到公共生活的主体——公民而不再是“掌舵”的公共行政人员。公民具有相当的公共理性这既是新公共服务潜涵的理论吁求,也是公共哲学的一个基本主题,而公共理性是基于最基本的公共生活事实和公共文化背景。从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再到新公共服务的发展变迁中蕴含着公共哲学话语转换之意涵亦即公共哲学将从传统形而上高度向公共生活的经验层面转换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6.
构建二十一世纪的和谐社会,就是要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公民社会。这是建立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一些公共危机事件,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如何应对这些危机?政府在这些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危机中所采取的措施给了我们一个提示,科学、合理、有效的实现公民知情权是应对社会危机,建设公民社会的一个有效的环节。本文将从公共关系学和危机管理的角度,对公共危机中的公民知情权加以研究,对我国公民知情权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试图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合理、有效实现公民在公共危机中的知情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37.
公共预算是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然而,在中国,公共预算一直是经济学家(主要是财政学家)研究的领域。中国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在公共预算领域的“自我放弃”不仅给自身的学科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而且也制约了公共预算研究的发展。所以,本文呼吁中国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重视公共预算研究,尤其是关于中国公共预算的研究。  相似文献   
238.
赵东海 《新视野》2005,(4):44-46
由于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的转变,公共管理领域的价值体系相应发生了变化。随着对公共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其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已成为该领域必须突破的瓶颈。文章在梳理公共管理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系统地归纳提炼出公共管理领域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39.
行政法中的公共利益是由行政法规范限定的、特定时空下的、由行政主体主动捍卫的、体现在行政法运作中的利益,它的法律表现形式主要是公共道德、公共发展权等六个方面,它在行政法中的功能主要体现为对行政行为的排斥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40.
在现代社会中,行政人是公共领域的特殊群体,行政人的道德价值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因此,行政人应当以公共利益至上作为自己的信仰,自觉地正确对待和有效行使公共权力,以奉献社会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