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83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5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0篇
法律   569篇
中国共产党   923篇
中国政治   1794篇
政治理论   500篇
综合类   48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491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杨洁勉 《欧洲研究》2022,(3):1-17+165
当前的国际格局正处于从多极化趋势向多极格局确立转型的关键期,并处于新的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之前夜。权力对比与平衡的变化是国际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等“意外”事件及其国际应对在量变向质变转换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催化作用。推动形成基本稳定、相对平衡的国际新格局需要多轮反复的冲击变化和与之相伴的战略运筹以及理论反思、创新,多极格局观反映了非西方群体对强权政治的否定和对公正政治的追求,代表了新国际格局观的发展方向。国际格局与全球治理互为因果,并具有多维和双向作用。在国际格局关键转折期,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创新将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议程,涉及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治理机制的建设路径、各种方案间的交流磨合等。发展中国家将自近代以来首次在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中发挥全面和重要的作用,中国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促进国际格局转型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2.
1933年5月美国政府建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负责开发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注重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状况,保护了流域内的森林和土地资源,维护了流域的生态平衡。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环境保护和治理经验,对各国在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3.
2007年初,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随即席卷全美并波及全球经济,全球金融市场受到很大冲击,目前各国仍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我国在这场全球金融风波中所受影响也日益加深。因此,深入分析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质,对我国防范金融风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4.
陆华 《唯实》2009,(5):25-28
黑格尔在构建其伦理学思想体系的《法哲学原理》的最后部分,提出了“世界精神”这一理念,旨在寻求一种能够调解国与国之间矛盾的理论基石;而20世纪末最早由宗教界人士提出,并迅速得以广泛传播的“全球伦理”亦在试图构建一种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从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框架。两者虽有不同,但本质上都在追求一种“普遍的善”,都在寻求人类未来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5.
环境公民社会与环境治理体制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公民社会是公民及公民组织依据环境权益,积极介入和影响政府,企业等主体的环境决策和治理行为的公共领域及运行机制.中国的环境治理由原来的政府主导模式逐渐引入了环境公民社会元素,从而促进了环境治理体制的发展.环境公民社会中,公民环境参与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机制,对环境治理体制起到了不同的促进作用.环境公民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是环境善治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6.
由工业文明催生的崇尚物质财富消费的生活方式与工业文明本身不可持续之间的对立,是今日全球性经济危机、以及诸多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产生的真正根源.要想摆脱危机,必须超越工业文明形成的价值观、发展现与世界观,开辟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为此,首先需要清醒地认识,主导性需求升华是人类个体和人类社会阶段性发展的最根本性标志,因此,人类的根本出路在于,从物质性需求升华为社会性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主导思维与行为方式从工业文明的零和博弈转变为共赢.在上述发展目标调整和思维与行为方式转变的基础上,下述一些举措应是当务之急:科学地设计健康,可持续的人类物质财富消耗标准;创建全球治理的新体制,寻求B模式新经济发展,物质财富在世界范围内恰当再分配的途径与机制,实现全人类物质性需求的基本满足;建立指导社会文明建设的整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一体化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7.
吴明红  钱雁 《行政论坛》2022,(5):147-153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文章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为遵循,从生态系统保育、环境质量改善、资源合理利用等三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剖析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与取得成效之间的关系,揭示政府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和气候治理面临的挑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但省域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差异显著,各方面进展尚不均衡,生态基础脆弱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的短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治理的矛盾依然存在,资源利用优化面临挑战,环境质量改善与民众对优美环境的期盼还存在差距。需要继续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加强生态系统保育,推动资源消费革命,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与永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8.
汤蓓 《国际观察》2022,(5):114-132
本文使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工具,回溯了全球疫苗与免疫治理领域国际制度的演进过程,并讨论了当前新冠病毒疫苗全球获取机制COVAX为何治理绩效不佳。COVAX的制度设计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点,承袭了全球疫苗与免疫联盟(GAVI)创造性利用市场机制、激励疫苗生产的做法。21世纪以来,这种安排成为全球疫苗与免疫问题上的主导机制。它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发展中国家需求上升而加剧的全球疫苗供需失衡问题,但客观上也导致了国际疫苗生产的集中化。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这一制度受到疫苗生产能力有限以及疫苗民族主义的挑战,成功运作的前提被破坏,因此无法完全实现新冠病毒疫苗国际公平分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9.
卫灵 《人民论坛》2022,(7):111-115
纵观近代以来的历史,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时也始终在探索和追求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讲话,对第三世界国家争取主权平等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党和政府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国际体系向着有利于维护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国际秩序观不仅有利于战后总体和平的维护,更有利于捍卫亚太地区的和平秩序;也为国际秩序的变革、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同时阐明了调整国际秩序的法制化途径,提出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0.
熊李力 《人民论坛》2022,(22):52-55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凸显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的重大意义,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担当。两大倡议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行动方案与实践路径细化为人类发展共同体和人类安全共同体两个方向,为弥补全球发展赤字和安全赤字提供了代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中国方案。进一步落实两大倡议,有效填平全球发展鸿沟、破解国际安全困境,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追求目标,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