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1651篇
中国共产党   839篇
中国政治   1170篇
政治理论   381篇
综合类   7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89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刑法运作的内容涉及刑法适用的过程,司法机关及其结构状况、参与刑事诉讼对定罪量刑有影响的技术人员、和案件有密切关系的诉讼参与人,刑法实施的外部环境和国家权力的干预程度等方面。同样,效率和公正是刑法运作追求的重要目标,二者可能统一也可能出现矛盾,但是刑法运作要力争二者兼顾。  相似文献   
52.
论美国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及其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信用法律制度是规范个人信用活动的方式、组织、管理以及配套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本文通过介绍美国个人信用法律制度,深入研究信用档案的建立、信用报告机构、信息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以期对我国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的建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3.
刑罚既具有惩罚的一面,也具有教育改造的一面。"惩罚罪犯的价值基础是公正,改造罪犯的价值基础是功利。"本文从刑罚的公正性和功利性要求论述了我国刑罚的目的应该是特殊预防与报应的统一。  相似文献   
54.
张勇 《天津律师》2005,(4):57-57
2004年9月,本市法学会按照中国法学会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组织开展了第一届“优秀中青年法学家”,“优秀法学家”的评选活动。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本市的法学研究带头人和骨干同志的工作成就和学术成果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市法学研究工作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5.
根据有关媒体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6.
57.
徐爱萍 《学理论》2010,(17):204-205
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在区域、城乡和优劣等方面还存在着正义性缺失。解决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公问题的着力点在于:切实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完备的教育补偿制度,保障贫困群体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的权利;推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拓宽融资渠道,实施教育资源多样化策略。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8.
杨豹 《桂海论丛》2010,26(6):57-61
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德性伦理学出现了复兴。它们反对以规则为核心构建伦理学理论,认为要把德性作为伦理学的基础,规则从属于德性,进而将德性作为人的幸福生活的一部分来理解。它从实质主义而非形式主义来诠释伦理学,并重视实践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兴对于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构建目标、构建内容、构建途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9.
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毫无争议的共识,然而,我们是否曾思考一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根据在法理上是否合理。为什么对于警察个人的非法取证行为,要以牺牲刑事诉讼根本目的和被害人利益的方式,来达到惩罚警察的目的。而我们却为发现了这样一种禁止非法取证的方式而欢喜雀跃,并冠之以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诸如人权、法治、程序正义等。文章拟提出作者自己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理论依据的几点质疑,以求教于各位仁士。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司法改革的目标进行分析,阐述了在司法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改革的系统性,进一步明确了司法改革应达到司法公正。以求司法程序的公平和实体的公正,增强司法的程序性和权威性,理顺立法、司法、行政的关系,最终实现司法的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