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4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4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的一切行政行为都要依 法进行,而不是依“长官意志”进行。具体地说:(1)行政机关行使权力首先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法无授权不行。法律没有让政府做的事情,政府决不能做,否则政府的行政就是不当行政、越权行政乃至违法行政。(2)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法令、法规和规章,其程序和内容必须有宪法或法律上的依据。否则是没有效力的,更不能作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3)行政机关日常事务的运作和处理,必须于法有据。(4)行政行为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违背程序的行政行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5)行政机…  相似文献   
142.
我国现行宪法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公民权利的内容及保障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是在公民权保障立法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从分析我国现行宪法立法在公民权保障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入手,提出关于完善我国公民权宪法立法保障的一些构想,以期为进一步促进宪法立法的完善,建立科学的权利保障体系,更好地实现宪法对公民权的保障功能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4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在法治条件下,为保障公民权利,应以法治的理念重新审视警察权,并应以法治的原则和观念指导警察权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4.
社会福利制度对处于劣势地位的非正规就业女性产生明显的排斥。对于非正规就业女性遭受制度性福利排斥的根源,性别公民权研究领域中聚集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公民权与社会性别两个概念具有天然的内在契合性,社会性别研究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和敏感性审视现存的知识体系,它对公民权的重新解释和概念化,确立了女性主义福利意识形态的核心分析范式,进而揭示出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非正规化趋势与女性遭受福利排斥及在福利体制中劣势地位之间互动过程的真正根源。  相似文献   
145.
论我国政治资源的公平分配与合理共享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政治资源分配具有公平性和非歧视性的特点,对其合理分配是一个民主国家实现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底线,也是决定经济及其它一切分配问题的重要因素,所以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分配问题。我国的政治资源分配不公现象还没有引起各方重视,但却已经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对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警觉,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纠正,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6.
吴天智 《求索》2008,(10):118-120
康德从自由的实践理性原则出发,区分出国家权利、国际权利和世界公民权利,为构建各国间的永久和平确定了基本框架。在康德看来,由于地球上各个民族间共同性的增强,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对于实现永久和平具有构架之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康德关于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已显当代价值,引起了新的理论回应。从构建和谐世界的全新理论视域上看,康德关于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公共权利的公共性原则赋予了公民权利概念以普遍性的要求;诉诸武力的干涉必将让位于普遍友好的交往;与战争无法共处的商业精神终会成为谋求人类共同福祉的直接动力;道德与政治的先验一致性期待着道德政治家的出现,并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权利作为政治家自身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7.
刘文忠 《新东方》2005,(6):10-14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快速转型的情况下,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诸如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和区域发展失衡、就业问题凸现等各种社会问题。面对当前以及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要通过法律制度来确立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通过法律制度规则来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和剥夺,平等享受宪法与法律赋予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8.
王占军 《政法学刊》2005,22(6):93-95
《治安管理处罚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更具现实性、规范化、人性化和理性化,有助于规范警察权,保障公民权。但部分法律条文规定的模糊、断层乃至缺位势必引起执法实践中法律规避的出现,公民权难以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9.
李杰  朱向东 《行政与法》2005,(4):106-107
人权和公民权是两个关系非常密切的概念,它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细微差别。它们的共同点表现为:起源相同,社会基础和制约条件相同,内容基本相同,价值取向和理论基础相同。它们的区别体现在:主体不完全相同,适用范围不同,属性不同,表达方式的差异,实施和监督机制的差异,救济途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0.
警察权的正当性体现在尊重人权、尊重人的尊严和执法为民。警察权侵犯人权源于警察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缺陷,警察权行使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盘查制度、羁押制度、司法鉴定制度等存在制度缺陷。牢固树立人民警察的人权意识,杜绝非警察人员执行公务,保障律师职能的正常发挥,全面提升警察执法素质,建立完善的权利救济制度,是合理规制警察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