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39篇
各国政治   132篇
工人农民   92篇
世界政治   3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3篇
法律   2427篇
中国共产党   1567篇
中国政治   3100篇
政治理论   1127篇
综合类   166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779篇
  2013年   812篇
  2012年   978篇
  2011年   1152篇
  2010年   937篇
  2009年   919篇
  2008年   1053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566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我们能否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带来利益分化和差异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实现利益协调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公民享有平等的表达和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协商民主克服了简单的多数通过的民主决策机制的缺陷,把更多的利益主体纳入到决策领域和决策过程中来,实现尊重多数和保护少数的统一。  相似文献   
992.
赵婕 《法制与社会》2010,(14):3-3,8
公民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在现代的法治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国法律传统与文化的不同,不同的国家的公法与公法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从公民在法治进程中的主体作用出发,分别阐释了公民和公德与公法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各国不同的特点做了比较分析,最后说明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3.
<正>今年以来,农一师南口农场引导女职工自觉做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促进者和实践者。该场采取的主要做法是:加强女职工的法律意识教育。该场所属各单位女工委在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同时,加强对女职工的普法宣传:加强女职工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女职工合理、理性、正确地表达意愿和反映诉求。  相似文献   
994.
公民社会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拓展,社会自治领域日益扩大,现代意义的中国公民社会正悄然兴起。公民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中国的公民社会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特色;公民社会建设的目标和趋势是走向和谐——实现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95.
关于统一战线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战线首先是一种哲学思想,它不仅是一项政策、一项工作,更是一项功不可没的伟大事业。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就是公民出于社会生存的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有序的表述各自的政治诉求,以实现自身的民主权利。统一战线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在实质上都是围绕着"团结、民主"的主题。没有统一战线,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就无以落实,没有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统一战线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充分认识统一战线,充分认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绝不仅仅是统战部门的事,而是全党、全社会的大事。  相似文献   
996.
在我国,社会属性是一个社会阶层社会地位和政治身份的坐标,具有重要的政治意涵.改革以来私营企业主经历了从"模糊的身份"、"同盟者"再到"建设者"的属性变化.这一变化表明,私营企业主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政 治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政策问题结构视角下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受到政策问题结构的制约.即就是说,在政府决策中,政策问题结构化程度和政策问题结构的性质直接影响着公民参与的范嗣和程度.一味地批评政府决策非民主化或者鼓吹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有效性,既不符合政策问题结构客脱存在的事实,也不符合严谨的学术研究的态度.  相似文献   
998.
公民意识的普遍觉醒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在我国,公民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法律信仰欠缺、民主意识淡薄、权利责任意识缺乏等,其原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以及礼俗社会的伦理精神,抑制、抵制和排斥了公民意识的生成。在我国现阶段,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夯实公民意识生成的物质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为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制度保证;不断强化公民意识教育,为培育公民意识提供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999.
汪建 《求索》2010,(9):138-140
前苏联意识形态教育有许多失误和教训,其主要表现在:"大一统"的教育宣传机制、教条主义的教育内容、形式主义的教育过程以及放任教育对象的自由主义倾向。在这一系列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僵化政治、虚空目标、极左氛围、自我保护等深层次的原因。深刻总结前苏联的教训,在公民意识形态教育中,始终把坚持与发展马列主义统一起来,注重实事求是评价历史与发展经济,凝聚民心统一起来,实现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反对自由主义思潮,才能取得意识形态教育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网络时代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沟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传媒是一种公民参与的新载体和新途径,孕育着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新型沟通模式.但是,网络信息的复杂性、网络文化的解构性、网络立法和网上身份认证技术的滞后性,容易导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网络时代政府对信息集权控制的隐蔽性,可能导致"技术官僚为民做主";"数字鸿沟"现象、政府部门网络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不强等因素,制约了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沟通.基于此,应积极构建政务公开的法制环境、公民网络有序参与的保障机制、"数字鸿沟"的技术防控机制,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公务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充分地利用网络传媒与公民社会进行有效沟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