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12年是中央基层组织建设年,也是乐山市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年,为配合中央、省市区基层党建相关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乐山市金口河区永和镇党委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推行了“三最”工作法,促进了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保证了镇党委政府工作有条不紊、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92.
"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蕴育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环境,统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质、深刻的时代内涵和重要的价值意义。准确理解和把握"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自身发展中践行,对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3.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评分方法主要有指数法、指数增量法和兼顾存量与增量法。三种方法各有其科学之处,但也各有不足。指数法和指数增量法只考虑存量或增量,忽视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导致评价结果产生偏差。兼顾存量与增量法的准确性高度依赖于同比的其他指标增量值的大小,同时,它所计算得出的分数也只是一个相对分数,不能完全反映地方政府在该指标上所作出的贡献。要提高评分方法的科学性,必须对兼顾存量与增量法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94.
《时事资料手册》2000,(4):60-60
根据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5.
建构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原则及其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 )重塑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我国自 1993年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 ,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已过渡为公务员制度 ,但公务员激励机制却基本上承袭了传统的以精神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干部激励机制。这种传统的干部激励机制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里确实曾发挥了极大的激励作用。但随着 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经济收入相对减少 ,等级消费淡化 ,公务员的社会地位相对下降 ,心理失衡加剧。原有的干部激励机制日趋失去其强大的激励作用 ,日渐暴露出其弊端 ,这是公务员激励机制重塑的内在动因。其主要表现在 :1.片面强调精…  相似文献   
96.
我们在建立收入分配制度和制定收入政策时,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中,首先最重要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财富,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但由于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首先要考虑的就  相似文献   
97.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必须明确它的价值导向。效率与公平是人类活动所追求的两大基本价值目标,而效率与公平兼顾则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导向。当前,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正面临一系列难题,需要坚持科学的价值导向把改革推向深入,以实现行政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98.
论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是设计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考察我国以往社会保障的改革历程和立法现状 ,就会发现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与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的价值取向日益混为一体 ,这也是社会保障立法滞后的深层原因。社会保障的功能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决定了社会保障立法应把维护社会成员的生活秩序和整个社会的秩序作为首要的和根本的价值取向 ;同时 ,要通过社会保障立法 ,建立为了满足以社会公平为目标的社会机制 ,并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实现一种相对的社会公平 ,以此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
论人大代表的法理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建民 《岭南学刊》2004,33(6):30-33,65
对人大代表地位进行清楚的法理界定,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人大代表素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前提条件。从宪法规定和代表法等法律规定来看,人大代表是一种政治性职务;人大代表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者,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具有兼顾性和自主选择性;人大代表的代表性从法理上说是代理性,而不是替代性、取代性。  相似文献   
100.
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从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中共十五大和十六大报告,都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六大报告同时强调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上,对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有了新认识和新举措,即突出强调了公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