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39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235篇
各国政治   696篇
工人农民   1079篇
世界政治   14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03篇
法律   9988篇
中国共产党   25064篇
中国政治   32223篇
政治理论   7516篇
综合类   13223篇
  2024年   240篇
  2023年   1231篇
  2022年   1166篇
  2021年   1446篇
  2020年   1821篇
  2019年   823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800篇
  2016年   1307篇
  2015年   2487篇
  2014年   7349篇
  2013年   7177篇
  2012年   9090篇
  2011年   9013篇
  2010年   7374篇
  2009年   6323篇
  2008年   6602篇
  2007年   4752篇
  2006年   5170篇
  2005年   3406篇
  2004年   3388篇
  2003年   3542篇
  2002年   2888篇
  2001年   2204篇
  2000年   1684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成林 《奋斗》2021,(2):54-5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不仅记录了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创新创业,也见证了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成长成熟。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企业家怀仁爱之心,施仁义之举,捐款捐物捐服务,迅速复产保供应,折射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赋予企业家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32.
尹飞 《中国人大》2020,(9):54-55
即将出台的民法典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法律表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重新描述,明确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构成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将出台的民法典则是对这些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法律表达。  相似文献   
33.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基本形成;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要全球领先,形成国际人才高地,切实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34.
2020年以来,应城市持续用活“下沉”模式,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为主线,推进“一线征集,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单位接单、组织晒单、群众评单”的“一线五单”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以项目化方式促进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实体化运行为抓手,着力充实社区力量,务求服务群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5.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对我国文化创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新时代文化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如何推进文化创新等重大课题,为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是回答当今世界提出的重大课题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习近平关于文化创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创新和建设的理论,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为人类文明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6.
中国古代采取"官法同构"的制度建构基本模式,根据国家事务管理需要,设置官制;根据官吏治理需要,建立法制,进而实现"治官"与"治民"的双重目标。从汉唐至明清,官制经历了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六部"体制的演进,法制则经历了"六事法体系"的萌芽、建立、成熟、完善等发展阶段。至明清之时,与中央六部官制相对应,以吏事法、户事法、礼事法、兵事法、刑事法、工事法为主体的"六事法体系"成熟、完善。通过对于"户事法"的透视,可以看到,"六事法体系"对于国家事务与社会关系形成广泛覆盖,基本实现了对于文武百官、社会万民的全面调整。这一法律体系,符合古代国情,满足古代治国理政需要,并在维护国家统一、构建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一法律体系,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社会管理方式的鲜明特色,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与法律智慧。  相似文献   
37.
培训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的一项战略性、前瞻性工程.随着企业规模、效益等方面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手内部培训基地(企业大学)建设.然而,较大部分企业热衷于前期基地建设及相关硬件配套,缺乏持续性的师资、课程、专业管理等方面配套体系的投入和建设,导致培训基地无法为企业升级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文章通过对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基地配套体系建设构成的分析,着重介绍了其"124"培训配套体系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38.
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对数字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全球数字经济的平稳运行需要通过包容完备的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进行保障。目前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是较为零散且相对孤立的,甚至存在着冲突与割裂。数据的“流动性”、数字经济市场空间的“共通性”和数字经济发展机会的“共享性”决定了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的包容性构建。包容性的数字经济规则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发挥其示范性的作用,既要充分尊重数字经济主体的差异性,也要实现数字经济规则的普遍适用,最大限度保障各方主体平等参与数字经济的治理、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推动世界数字经济秩序和治理体系的包容性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39.
在解决共同犯罪定罪量刑的路径上,世界不同国家形成了单一制和区分制两种立法模式。单一正犯体系在不法构成要件层面不区分犯罪参与形态,将所有犯罪参与者都视为正犯,且认为不法程度等价值,这存在着不足。区分制通过在不法层面区分正犯和共犯,在实现量刑精细化的同时实现罪责刑相均衡,但其因正犯判断更加趋向实质化而饱受批评。相比较而言,我国参与体系不同于上述两者,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层区分制犯罪参与体系。在正犯与共犯的区分上,我国宜采取"规范性实行行为说",这有利于维护构成要件的定型性机能。  相似文献   
4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集中了全党智慧,反映了人民意愿,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决定》意义重大、贡献很多,仅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看,其贡献也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