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3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53篇
工人农民   47篇
世界政治   3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3篇
法律   6205篇
中国共产党   975篇
中国政治   2550篇
政治理论   409篇
综合类   228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814篇
  2013年   840篇
  2012年   1074篇
  2011年   1125篇
  2010年   838篇
  2009年   879篇
  2008年   967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557篇
  2004年   501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494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郎胜  张军  姜伟  陈兴良 《中国律师》2003,(12):86-88
郎胜:死刑这个问题,的确是像大家刚才讲的涉及到一个死刑政策的问题,而死刑政策实际上涉及到死刑效果的一个评价问题。应当说,死刑作为一种刑罚手段,一般来说是重于其他任何刑罚手段,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切不能过分夸大死刑的效果,切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死刑如同一把双刃剑其存在负面的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对于有些罪,如不适用死刑,的确很难起到威慑的作用,但是有些时候对于某些罪,对于某些案件,如不适用死刑,也并非不可以,有时候如不适用死刑,可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现在回头来看,我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实行了慎杀、少杀这样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22.
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刑法中一个独特的法律制度,对刑事法治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当前,借鉴保辜制度应首先转变传统的社会义务本位法律价值观,确立人权保护、人权保障的观念。其次,在刑法方面,必须创立一个新的犯罪复原制度;在刑事诉讼法方面,必须进一步扩大自诉案件的范围,把犯罪复原案件纳入自诉案件之中。  相似文献   
23.
本文分析了刑法中有关未成年人概念的不规范现象,系统论述了刑法总则中在定罪、量刑、行刑三个方面对未成年人缺乏特殊保护的原则性规定,论述了刑法分则中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拐骗儿童罪等罪设置中的不足,以及刑法分则中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立法空白。  相似文献   
24.
贷款许骗犯罪是目前发案较多的金融诈骗犯罪之一,而单位贷款诈骗不仅在贷款诈骗中占相当比例,又具有犯罪数额大、造成实际损失大及严重扰乱金融管理秩序和贷款管理制度的特点,故为了遏制此类犯罪,必须高度重视惩治单位贷款诈骗犯罪。但由于立法的疏漏,司法实践中就单位贷款诈骗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25.
现代法治社会“,罪刑法定”已成为共识,然而,对犯罪本质的认识仍是学派纷争的焦点,其中最经典的当属西方刑法学说史上刑法客观主义与刑法主观主义的对立。剖析学派论争及其所持理论的困境,笔者认为,吸收刑法主观主义以及刑法客观主义的合理思想,从国家和公民两个视角来理解犯罪的本质,对于我们更清楚地理解犯罪的涵义和我国现有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完善,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移动代理是指模拟人类的行为与关系、具有一定智能并能够自主运行和提供相应服务的程序。移动代理在网络中运行时,很容易受到恶意主机的攻击。要保护移动代理不受网络中恶意主机的攻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移动代理完全暴露在其所运行的环境中,运行环境对移动代理的代码和数据有完全的控制权。针对移动代理在运行时存在的安全问题,根据K im′s代理签名算法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基于K im′s代理签名算法的移动代理安全策略,以解决移动代理在运行过程中容易遭受恶意主机攻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2003年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公布施行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明确规定:“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236条第2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处罚;行为人确实不知对方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未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此批复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无论是针对适应当前卖淫犯罪趋向低龄化的特点,还是在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罪刑相适应”的刑罚原则、避免客观归罪、维护刑法“…  相似文献   
28.
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之立法与司法解释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泽宏 《现代法学》2003,25(1):95-99
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是长期困扰刑法理论界和司法部门的一个难题。国家立法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虽对其作过多次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但却仍然存在内涵不清、外延不明,难予认定的问题。为此,本文对历次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中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解释之得失进行了回顾、比较与评析,旨在为准确理解和把握本概念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29.
道德评价能否在刑法适用中予以考虑,是刑事司法中的难题。一方面,道德评价在刑事司法中的体现是普遍存在的实然现象;而另一方面,法治原则一般又要求道德评价不应介入司法领域,否则,依法司法的理念将受到冲击。从理论上来看,道德评价可以在刑法适用解释中予以考虑,与其让道德评价潜在地、非理性地影响刑法的解释与适用,不如理性地承认和接受道德评价因素,并对其规范、限制和合理运用。道德评价因素在刑法解释和适用中的考量既是法理的要求,也是刑法原则所许可的,那种绝对排斥道德评价的观点,看似符合法治原则,但实际上并不能成立。从社会学的视角判断,刑法适用中考量道德评价因素是社会和谐的需求,也是社会学解释方法的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对道德评价的考量与运用,应当在法律方法论的范围内,并在对其认真甄别、选择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30.
德国和中国的监狱受刑人法律地位各有不同的演变。中德法律都通过立法形式对受刑人享有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并注意集中的专门规定与各章节具体条款内容的规定相结合 ,而对专门条款都采用重点列举兼概括规定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