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20篇
法律   385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157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20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刑讯逼供是刑事侦查工作中的一个痼疾,它严重损害了公安队伍的形象,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刑讯逼供有历史根源,也有现实的原因,应采取多种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692.
自从2004年公安部部署“命案侦破专项行动”以来,“命案必破”就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论题。日前,在公安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拿数据说话”,通报了“命案侦破”的有关情况,强调“命案必破”不会引发刑讯逼供等违法办案情况,更不会影响公正执法。(5月17日《新京报》)看得出来,主管部门仍然十分青睐“命案必破”的提法,对其震慑犯罪、提高破案率的积极效应也是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693.
侦查讯问制度本身的缺陷是造成刑讯逼供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对此,必须从制度构建上彻底改变追诉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权利配置的不平衡状态,以保障犯罪嫌疑人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杜绝刑讯逼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94.
刑讯逼供亚文化的基本内容有认为“刑讯逼供有益”、“刑讯逼供合理”因而采取使嫌疑人身体承受痛苦的行为模式。刑讯逼供具有对外的隐蔽性与对内的公开性、自发性和传染性等特征。刑讯逼供亚文化理论有其产生的法文化基础、现实基础、价值基础和制度基础。用主流文化抑制亚文化是消除刑讯逼供亚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95.
吴丹红 《现代法学》2006,28(5):143-149
中国三个地区法院处理刑讯逼供辩护案件处理情况的调研结果表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司法实践中处于尴尬境地。其中有立法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司法制度和价值观念层面的原因,因此,在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上,不能仅限于证据规则层面的努力,而应该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进行改革,以推动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696.
刑讯逼供罪的法定刑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讯逼供罪作为行为犯,法定刑定位过低, 严重背离了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刑法对其他侵犯人身权利相关罪的追诉标准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突出;不能准确反映本罪的情节与危害层次的多样性;“致八伤残”之“伤残”的含义不明,容易引起歧义,使得本罪的结果加重犯与罪名转化之间界限不清。应当就本罪的法定刑予以修改完善,细化为追诉标准、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三个层次,提高法定刑起点。  相似文献   
697.
刑讯逼供是当前我国司法实务中的一大顽症,刑讯逼供案件的举证很困难,这直接造成了对刑讯逼供的打击不力.借鉴英美法系的证明责任分层理论,对刑讯逼供案件的证明责任分担进行再改造,是遏止刑讯逼供的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698.
消息     
湖北省“七站八所”退出财政供养;兰州“庸官”日子不好过;云南差额选拔任用正职干部;警方防止刑讯逼供出新招。  相似文献   
699.
我国于1998年10月5日加入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个世界性的组织并成为缔约国,根据该公约规定,在我国是否实行沉默权制度,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广泛议论。实行沉默权是世界法制史上一个重大的变革,是积极的、进步的,也是中国将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由于沉默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保障人权,又可能放纵犯罪分子,可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所以,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并用法律予以确认,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必将对我国刑事侦查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沉默权的含义对沉默权的含义各国规定不一,尚无最后定论。《公民…  相似文献   
700.
刑讯逼供理性批判与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咏梅  赵涛 《政法学刊》2004,21(3):59-61
刑讯逼供的产生具有思想、价值、制度以及实践等方面的原因,刑事诉讼中刑讯逼供行为屡禁不止可造成巨大危害,应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完善刑事侦查讯问的模式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