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9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451篇
中国政治   360篇
政治理论   184篇
综合类   18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列宁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的一生是读书学习的一生。列宁的学习方法很多,如,“边读书、边摘录、边写批注”、“善于写通俗小册子和通俗演讲稿”、“自己口授,秘书记录、自己审阅”等,这些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是我们今天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资源。  相似文献   
212.
列宁晚年在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上均使用过“文化”一词,但作为列宁晚年思考重心的文化是狭义上的文化,是纯粹的文化,即不涉及物质文化、物质文明、经济建设等“文化”概念的广义使用。  相似文献   
213.
列宁的党内民主理论是指导无产阶级政党进行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对当前我国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内学界围绕列宁党内民主思想,采用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我们今后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14.
列宁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晚年根据苏联俄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具体体现在中心工作的转变、对待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的态度与向社会主义过渡等几个方面。探讨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思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5.
列宁的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要义紧紧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核心,揭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工人阶级政党在执政后自身建设的基本规律。这一理论具有鲜明特点。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列宁的探索只是初步的,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但列宁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及其体现的真理性,是一座历史的丰碑。  相似文献   
216.
第三次受到接见,列宁在刘绍周的证件上亲笔批示 参加共产国际成立大会并受到列宁的再次单独接见,刘绍周胸中的理想更加明确了.而此时,中国参加巴黎和会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巴黎和会给中国的唯一"好处"就是归还被德国人抢去的天文仪器,而被德国强占的胶东半岛,竟然由日本来接收!中国政府认识到,在西方列强那儿中国是得不到安全保障的.  相似文献   
217.
王勇 《党史文苑》2006,(4):48-51
1967年1月,六十多名中国留欧学生奉命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在途经莫斯科时向红场列宁墓献花圈,与苏联警察发生严重冲突,酿成震惊中外的"红场事件".  相似文献   
218.
比较史学视野下的列宁与威尔逊的"民族自决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和美国前总统威尔逊20世纪初在继承前人思想并结合当时国际和国内政治需要的基础上,相继阐发了自己对"民族自决权"的理解,形成了各自的"民族自决权"思想.他们的思想顺应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历史潮流,在内涵的阐释及对世界的影响方面有相似之处;但由于阶级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了目的、视角和结果的迥异.  相似文献   
219.
刘兴雨 《唯实》2003,(12):102-103
看过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 1 91 8》的人 ,都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列宁与斯大林亲密无间 ,斯大林是列宁的当然接班人。其实 ,并非如此。1 92 3年 1月 4日列宁在一封口授的信中 ,说了如下一些话 :“斯大林过于粗暴 ,这一缺点在我们共产党人之间和我们的交往中 ,是完全可以容忍的 ,但担任总书记一职 ,就变得不可容忍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位置上撤换下来 ,任命另一个人担任这一职务。这个人在所有其他方面比斯大林只有一点优势 ,就是更宽容一些、更有礼貌一些、更客气一些、对同志更关心一些、任性更少一些 ,如此…  相似文献   
220.
列宁晚年侧重从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习惯层面剖析十月革命后俄国共产党执政所面临的文化困扰、文化制约现象,目的在于引起全党的重视.能否根据国家的文化现状自觉进行有效的文化建设,关系着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20世纪实践证明,列宁晚年有关执政党文化建设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实践过程中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