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市场经济特有的弱点——趋利性,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自由主义和分散主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和企业作为市场独立的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这对于培养人们的主人翁意识是有益的,但同时,也使  相似文献   
32.
马克思从个人出发的历史主体观及其对利己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个人的社会历史作用并不是利己主义,与利己主义价值观无关。马克思的历史观是从个人出发的社会历史观,他反对和批评从抽象的类、人、集体出发的历史观,强调个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的发展就是要实现个人的价值;个人是自己活动的目的,而不是抽象集体的手段。他反对用抽象的集体来否定和压制个人,并把虚幻的集体和真正的集体区分开来。马克思的思想对于强调个人应当自我奋斗、自我承担责任的市场经济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3.
韩振峰 《前进》2006,(7):43-45
荣辱观是人们对待荣誉问题的根本态度和根本观点。一个人以什么为光荣,以什么为耻辱,如何评价自己行为的荣与辱,这就构成了不同的荣辱观。任何荣辱观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们在不同时代、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内部往往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剥削阶级荣辱观是反映私有制和剥削阶级利己主义的道德表现形式,它是以财富、地位和特权为其基本特征和最高标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它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了人类传统荣辱观念的积极因素,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共同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对发展社会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等产生了巨大作用。但同时市场经济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是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渗透到思想政治领域。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乱办事,滋生了钱权交易的不正之风;二是市场经济的功利性诱发和催化了党员的利己主义行为。市场经济客观要求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少数党员把这种经济工作法则运用到自身的社会行为中去,工作中拿多少钱出多少力,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对党组织分配的工作讲价钱,打折扣:三是市场经济的市侩性毒化着党组织的健康肌体。如尔虞我诈、坑蒙拐骗、投机取巧等等,受其影响,少数党员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索贿受贿,敲诈勒索,侵吞国家、集体财产。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少数党员的价值取向偏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因此,  相似文献   
35.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施蒂纳的思想,尤其是他的利己主义思想。对施蒂纳的思想从理论基石、思想根源以及思想史的角度做了多层面的批判辨析,对我们今天理解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真实关系有着有益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6.
李霞 《发展论坛》2003,(10):40-41
一、人的发展的内涵及历史过程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的过程,也是人趋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指人的活动、人的关系、人的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的统一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相联系的对象化活动、对象性关系和对象性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性关系和对象性能力是在实践中统一起来并得到发展的。实践作为对象化活动,使人与现实世界间发生对象性关系,它不仅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且使现实的个人成为对象性存在的个人,并在不断创造或占有对象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  相似文献   
37.
抗日战争时期,苏联一方面大力支持中国抗战,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在对华问题上又表现出严重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因而对中国抗战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8.
正勤政廉洁,是党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勤政,是要具备忠于职守和爱岗敬业的品德,是一种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廉洁,是指廉洁从业、不贪不占、清白做人。实干高效,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检验:实干,是扎扎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工作;高效,是讲求效率、雷厉风行,有过硬的执行力,杜绝拖沓、低效、推诿。不廉洁无以立身,不勤政无以立业。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必须勤政廉洁、实干高效,干干净净做人、扎扎实实做事。  相似文献   
39.
《中外法学》1981,(2):2
<正> 霍布斯(1588—1679)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古典自然法学派主要代表之一。生于马姆斯拍利,早年入牛津大学,研究数学和哲学。曾任皇太子查理世二世的老师。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的著作以《利维坦》最为重要,其他还有《论公民》、《人性论》、《国家论》等。主要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主义,应将个人自然权利交付统治者,君主制在所有政体中,是最为优越的  相似文献   
40.
宋杨 《学理论》2011,(29):41-42
安·兰德(Ayn Rand)是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作家,其代表作中《自私的德性》,就集中体现了兰德关于理性利己主义的思想。兰德认为理性是人的最高美德。她不顾传统舆论的偏见,提倡个人主义。她与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的伦理学形成最为尖锐的对抗。兰德提出的"理性"是对"自私"的有效制衡,"自私"仅仅是一种姿态,"理性"才是兰德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如果没有理性选择,个人主义就会成为非理性并且走向极端,从而变质并失去兰德所赋予它的重要价值。兰德的自私伦理学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使我们对自私的精神内涵有了更为深入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