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元 《各界》2012,(2):42-47
王莽末年,中原大地群雄并起,各自为王,匈奴频繁侵扰内地,前锋一直打到上党、扶风、天水、中山一带,边境地带狼烟四起。建武十五年,东汉朝廷把代郡、上谷、雁门等地的百姓南迁,以避匈奴兵锋,原先的边疆地区逐渐破败荒芜。  相似文献   
62.
波音 《政府法制》2013,(5):39-39
公元前215年,秦朝大将蒙恬率领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上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凯旋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再接再厉,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就地修筑长城。  相似文献   
63.
刘运动 《世纪桥》2007,(2):97-99
西汉初期,对匈奴实行以“和亲”为主的民族政策是为了安边保境、争取发展的机会,虽然有妥协退让的一面,但亦有进攻的性质。通过与匈奴“和索”,输送给匈奴地区大量的汉族物资,“派辩士风喻以礼节”,对匈奴进行经济文化渗透,达到“毋战而渐臣”的目的。这种渗透是建立在汉匈生产生活方式不同这一基础之上的,渗透匈奴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开疆拓土,或巩固已开拓的疆土,实现统治者的大一统思想。  相似文献   
64.
硬汉其实很容易硬伤,比如体育运动员出身的邵兵,一味撑着强硬的架子,如同濮存昕一直端着朗诵诗歌的架子一样可乐,万分辛苦,还吃力不讨好.有型且有胸毛的胡军则不同,张弛有致,能屈能伸.他很清醒、自然,不会摆着硬汉的架势,一条路走到黑,他的柔情也一样天地可鉴,人神共炊.有次,摄影师条件反射地要求他肢体与表情摆得"再硬一点",胡军幽默地说,"别硬了,再硬就折了."众笑,在理.  相似文献   
65.
宋伯航 《传承》2009,(1):30-31
细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由藩国郡主沦为罪臣之女,再由罪臣之女骤升为大汉王朝的皇室公主,又由皇室公主成为乌孙王祖孙两代的夫人。她历经几番浮沉,饱尝了人间的荣宠和酸楚。可以说她为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大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相似文献   
66.
记仇     
陈鲁民 《法制博览》2010,(18):46-47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李广没能封侯而抱屈,其实,这也与其睚眦必报性格有关。《史记》载,李广被削为平民后,有一次夜间带着随从外出饮酒。归来时路过霸陵亭,霸陵亭尉不让他通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将军!',不久,匈奴犯境,李广被重新起用,到了军中就找了个理由把亭尉杀了。他这一点就远不如韩信,韩信不仅当初能忍胯下之辱,后来发达了,也没有报复曾羞辱他的那个流氓,反而给他封了个小官。  相似文献   
67.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09,(7):F0002-F0002
卫青这个人值得一说。若论出身,不过是一个私生子,是家奴。后来,卫青手握重兵,基本消解了匈奴对汉朝70余年的威胁,使得“漠南无王庭”,立下不世战功。但因为他是卫子夫的弟弟,因而被归于“外戚”,遭人怀疑,甚至于“藏之名山”的《史记》,也是如此。比起李广来,司马迁对卫青的描述似乎并没有倾注多少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