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1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6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几天前,俄罗斯刚刚采取了最新行动,科考船挺进到北纬82度,深海潜水器在北冰洋4261米深处的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的俄罗斯国旗,以宣示对北极的主权。美国破冰船6日已经驶往北极海域,并准备组建"北极舰队"。此外,周边的加拿大、挪威、丹麦等国也跃跃欲试,北极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俄、美、加等国对北极主权的争夺正愈演愈烈,互不相让,志在必得。  相似文献   
102.
“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更贴近自然,他们对自然的理解,或许比我们更深刻”。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绿家园志愿者”创始人汪永晨在参加“北极曙光号”科学考察行程中,一位名叫格劳瑞斯的爱斯基摩人给她留下的美好印象。  相似文献   
103.
刘作宇 《法制与社会》2014,(1):175-177,180
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意味着中国在介入北极事务上拥有了更多的优势地位。但是由于北极理事会自身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先天因素导致了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中国加入北极理事会后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其给自身带来的优势资源,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其对自身产生的约束,灵活处理与理事会及其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中国在北极地区权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4.
二战结束后,美国北极战略经历了从冷战时期的雏形阶段,到后冷战时期前20年的成型阶段,以及奥巴马时期的确立,并伴之特朗普时期的新发展阶段变化。本文认为二战后美国北极战略的三阶段变化,不仅源于北极地区自然环境和政治安全环境的变化,更源于不同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而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则基于国际政治变化导致美国对国家安全威胁认知和判断的变化。通过研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北极战略,本文认为不同阶段的美国北极战略具有各自不同的鲜明特点,包括第一阶段因美苏争霸需要而呈现军事化的特点、第二阶段因冷战结束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而呈现出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的特点、第三阶段因强调地缘政治博弈甚或大国竞争而呈现“回归”传统安全乃至军事化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兼具“回归”国际合作和“延续”大国竞争的双重特点,美国北极战略因而呈现出既寻求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又继续军事化乃至“高边疆化”的双重特点。  相似文献   
105.
邹志强 《亚非纵横》2014,(2):101-111
近年来北极航道的开通及其与北极资源的紧密结合使之成为影响全球经济以及能源贸易格局变动的新因素,也成为影响欧亚主要经济体权力地位的新变量。北极航道作为国际能源运输的新通道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全球能源贸易的地理方向,使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能源贸易格局中的权力关系出现变化,也使得国际能源价格的控制权进一步向美国为中心的发达大国转移,其他产油国和消费国的价格影响力将进一步弱化。  相似文献   
106.
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与战略价值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尤其是北极国家的关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一系列公约为处理北极问题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和法律依据,但部分海域的法律地位仍存在不确定之处.北极地区国家在地区事务中既合作又竞争,对其他地区国家的参与心存顾忌.目前,北极合作机制日趋成熟,中国希望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愿意在尊重该地区国家主权等相关权利的基础上与各方加强互利合作.  相似文献   
107.
陈明义 《政协天地》2013,(12):20-21
中国的积极作为 中国是北半球大国,也是邻近北极的发展中国家。按《国际海洋法公约》的原则,北极五国可以拥有12海里的临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如果该国的大陆架延伸超过200海里,还可申请不超过35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相似文献   
108.
在“海权论”“无主”“共有”等国际视阈下,北极地区的归属特别是能源资源权益的划分一直悬而未决——特别是在近年来北极环境变迁逐步加快、各国极地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全球能源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各国拓宽能源获取渠道的需求已经变得越来越强烈。无论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北极地区国家,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非北极国家”,都对北极有着较强的能源权益声索以及能源安全维护需求。围绕着北极地区的公共与私有属性界定、开放与排他政策选择、法制与权力标准划分等诸多问题,各国之间展开了全方位的多轮博弈。目前,在各国北极政策“理念一致、目标冲突”的背景下,在北极开展合作特别是能源开发合作也越发困难重重。而对于提倡构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来说,要想维护本国在北极的能源安全,就必须借助在北极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的力量,通过分享理念、设置议题、促成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北极事务的有效介入。这将有助于规避因恶性竞争而带来的战略透支,为增强中国的北极能源开发话语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冰雪融化,北极在资源、航道、军事战略地位等方面正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从而引发了沿岸诸国对其激烈的争夺,其中美、加、俄三国表现得尤为积极。面对北极重要的战略价值以及归属问题,三国之间的博弈和较量陷入了囚徒困境,这种囚徒困境所体现的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和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可能会对北极环境和人类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只有建立一种协调机制来制定有效的法律,管理北极问题,合理开发利用北极资源,才能使诸国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10.
沈鹏 《国际政治研究》2012,(1):97-116,8,9
在后《南极条约》时代,美国持续关注悬而未决的南极资源问题,强调在不破坏南极环境的情况下,自由开发南极资源的可能性。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内曾就是否设立南极资源开发制度发生激烈的争论。目前,南极的资源开发问题虽被冻结,但美国依然担心这一问题在未来仍将威胁南极条约体系的稳定性。同样,美国也通过了多个涉及北极主权和资源开发问题的政策和法律文件,并为资源开发做技术准备,以防在北极利益竞争中落后。但总的来看,美国越来越意识到开发极地资源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认为需防止因争夺资源而出现严重的国际争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