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409篇
中国政治   218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31.
关于抗战史出现的似是而非的观点,需要正确认识并加以辨析,以进一步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抗战中强大起来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2.
薛万泉 《党建文汇》2002,(16):40-40
20世纪50年代初,亚洲的东方爆发了一场震惊全人类的抗美援朝战争。在这场捍卫人类和平的战争中,的位名叫张立春的战斗英雄,他因率领“打不垮的硬八连”坚守上甘岭而名扬朝鲜战场。署名军旅作家魏巍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33.
信息化战场上,围绕电磁频谱的控制和利用而形成的制电磁权,已经成为作战双方激烈争夺的新的战争"制高点"。复杂电磁环境给作战带来了战场感知难、指挥控制难、信息化装备效能发挥难诸多不利影响。充分认清和了解复杂电磁环境对作战的影响,合理运用己方的电子信息武器,构建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的复杂电磁环境,是夺取制电磁权乃至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4.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战争中,无数革命志士奉献了火红的青春甚至年轻的生命.在他们中间,不仅有七尺男儿,也涌现了许多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当与我国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朝鲜,受到帝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时候,邰杰,这位从中原学校走上解放战争前线的人民解放军中的一名文艺战士,又主动请缨,赴朝参战.她和她的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妇女的光荣.  相似文献   
135.
面对新世纪的太阳,我们歌唱时间长河千年一度的大波澜、大激荡。同时我们思索。我们的思索,建立在对历史,特别是对中华民族近代百年屈辱历史的认知上。它使我们献给新世纪的赞美变得深沉凝重,歌唱变得大气磅礴。我们的思索,始终蕴含着深深的忧患。  相似文献   
136.
李原 《党史纵横》2006,(8):48-51
抗日战争时期,在冀热辽抗日最前线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以文艺的形式战斗在抗日战场上,这支队伍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尖兵剧社.她传奇式的经历和光辉业绩,被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广为传颂.尖兵剧社的名字,人人皆晓,至今在老区人民心目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7.
我部是一支常年担负战场建设任务的工程部队。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快速推进,部队分散流动、营连独立作战的特点日益凸显,开展群众工作的环境条件、方法手段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的挑战和考验下开展群众工作,必须紧密结合部队高度分散、转场频繁、驻地社情复杂等实际,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8.
明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5周年,正是这场胜利让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大振,为今天的繁荣昌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时值奥运会举办前夕。老友林源森主编的抗美援朝的纪念文集《难忘的一千天》,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的大部分文章是当年亲历战争的将士所见所闻原汁原味的回忆录.  相似文献   
139.
芦沟桥畔的壮歌纪念馆中的启示黄昭宇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在这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日子里,我们再次凭吊了"七七事变"的发生地──举世闻名的芦沟桥,并参观了座落在附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每当见到这座饰有无数雕刻石狮、...  相似文献   
140.
地缘政治因素是二战期间制约各参战国家战略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l)二战前夕和初期,德意日和美英苏之所以能分别组成轴心国和同盟国两大战略同盟,除了国家利益一致、意识形态接近等原因外,使对手处于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这一地缘政治的考虑也是重要因素之一。(2)地缘政治因素对参加二战的各大国军事战略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南下”向英美开战,美国坚持“欧洲第一”战略,英国拖延开辟第二战场,都与其地缘政治的考虑有关。(3)美苏等大国在战争后期,根据新的力量对比,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划分了战后世界势力范围。以地缘政治因素考察各大国的外交决策,也是观察当代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