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1.
在北京沙滩繁华的五四大街路口,安设着一座以纪念五四运动为主题的、名为“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大型雕塑。有人惊诧地发现,这座雕塑的浮雕部分镌刻着青年毛泽东、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人的头像,却独缺五四运动中那位最重要的领袖人物——被毛泽东曾誉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于是,有学者呼吁“整改”一下这违背历史事实、受到了“左”的思想束缚而创作的雕塑,还“陈总司令”一个应有的位置.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的新一页”。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14日的《学习时报》,刊发了瑞士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维为《反思西方民主》一文。这是张维为在一次中国问题演讲后与其他几位学者的一次对话,作者觉得这个讨论“很有意思”。作者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了民主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深刻道理,对我们正确认识当今东西方民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具有积极意义。本刊转载时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断有文章描述中央办公厅工作人员在秦城监狱面对面批判“四人帮”的情形。这些文章有的过于简略,有的完全违背历史事实。我作为亲历者,有责任讲出当时的真实情况,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4.
布里亚特蒙古人历来就是中国的国民,至少从元朝以后。为何加入俄国国籍,这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布里亚特蒙古人加入俄国国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因素促成了这个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5.
梅宁华 《共产党人》2010,(14):50-55
本文核心观点如何看待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百年历史,不但是身历其中的全体中国人民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探索的世界性历史现象,更是中国思想理论界应做出  相似文献   
16.
孟宪实 《政府法制》2010,(24):41-42
长孙皇后如果仅仅把自己该管理的事情做好,那么她的地位是有限的,至少没有我们今天评价的那么高。不论是历史事实还是唐太宗的认识:长孙氏绝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后宫管理者。实际上,长孙皇后一直是李世民的高参,特别在重大问题上,她是李世民的高级政治顾问。  相似文献   
17.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近70年的今天,仍然有少数人无视铁的历史事实,无视在战争中牺牲的数以千万计的无辜生命,逆历史潮流而动,一再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破坏国际互信,制造地区紧张。铭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本刊编发此文,以缅怀抗日先烈,谴责侵略罪行。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问题解决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团结、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已经被大量的中外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了的,苏联解体、东欧演变的原因,除了政治因素以外,很大程度上就是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外蒙古(现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曾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从20世纪初开始,经历了30多年断断续续的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在某些大国的操纵下,最终于1946年1月正式独立出去。对这桩历史公案,后来有一些歪曲事实的议论混淆了视听,以致以讹传讹,至今还有不少人不明真相。因此,有必要将这桩历史公案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以便澄清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20.
所谓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辩论",是美化当年学术环境的"潮流之作".学界一般把当年美学大辩论的"学派",分为主观派、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社会性与客观性统一派四大派,这几乎成了坚不可摧的定论.如果把当年"大辩论"中的芸芸众生,归为四大类,本来无不可,但将它们作为"学派",则大失学术本色,亦不合乎历史事实.朱光潜的文艺思想与美学理论体系(尤其前期体系)是颇具特色的.其建构体系的路向是以"出世--入世"的二极性人生态度(艺术形而上学)和现代多学科的实证知识(心理、生理、文学、历史--艺术生理学),去融汇西方哲人学说而形成的一个五彩缤纷、斑斓驳杂的美学理论体系.朱光潜建构体系的独特心灵历程,是中国现代知识份子寻求出路的一种艰难卓绝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