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97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86篇
各国政治   429篇
工人农民   311篇
世界政治   12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945篇
法律   3649篇
中国共产党   13807篇
中国政治   12794篇
政治理论   3311篇
综合类   401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449篇
  2022年   560篇
  2021年   657篇
  2020年   504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556篇
  2015年   1015篇
  2014年   3316篇
  2013年   3150篇
  2012年   3530篇
  2011年   4069篇
  2010年   3168篇
  2009年   3416篇
  2008年   3761篇
  2007年   2390篇
  2006年   2352篇
  2005年   1836篇
  2004年   1104篇
  2003年   802篇
  2002年   1133篇
  2001年   1049篇
  2000年   709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贵州民族研究》2020,(1):F0003-F0003
《贵州民族研究》是我国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历史悠久,是一贯注重以学术质量来衡量和发文的学术刊物。本刊不收任何费用,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来稿,以质量为论文刊发的标准。由于本单位实际情况,我们尚未建设有官方网站及网上投稿信箱。  相似文献   
23.
全面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历史地位,我们不仅要深刻理解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进程中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而且要深刻理解它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斗争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所具有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4.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制度源于经济基础又服务于经济基础。中国制度建设,攸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中国之治凸显制度优势。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新时代党和国家重要的制度创举,必将对我国文化建设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重大的积极影响。深入理解和把握根本制度,需要科学阐发其内蕴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主体逻辑和实践逻辑。其中,价值逻辑是前提,理论逻辑是基础,历史逻辑是根据,主体逻辑是支撑,实践逻辑是关键。透彻理解和把握"五重逻辑",才能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夯实制度自信,并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5.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特征.按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原则,应在理论、历史、实践三个逻辑向度相统一中深刻把握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从理论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体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深入洞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丰富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对170余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关于"人"的解放价值旨归的进一步传承,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以人民为初心"奋斗目标的新赋能,更是对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为人民谋幸福"治国理政价值追求的新诠释;从实践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深化概念认知理解基础上,在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进一步明晰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6.
27.
《学理论》2021,(7)
建党百年,反腐败斗争跟随党的发展不断前进。从革命时期党对反腐败斗争的初步探索,到党在建设时期的运动反腐模式,到党在改革开放时期从打击为主转为注重预防的反腐模式,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从确保不敢腐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党走出了极富中国特色的反腐败斗争之路。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形成了清晰的反腐败斗争思路,构建了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总结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规律,一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二是更好发挥对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作用,三是采用科学合理的反腐败斗争目标和方法,四是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相似文献   
28.
思想汇     
《上海支部生活》2020,(3):60-63
“百年末有之大变局”是哪“百年”《光明日报》刊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侖金尧文章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初看是一个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实则是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获得的长时段判断。可以把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作为“百年”历史的开端,以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发生的重要时间点。  相似文献   
29.
杨振 《理论学刊》2020,(2):83-9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世界经济结构性难题的中国方案。其历史逻辑是:国际金融危机后,需求侧为着力点的宏观调控面临新挑战,制约经济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向供给侧,实际与潜在经济增长率发生历史性变化,宏观调控因而需以供给侧为重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学理逻辑是:立足需求侧的总量平衡政策难以有效解决经济重大结构性失衡,准确的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是实现结构平衡的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经济结构的做法与供给学派存在本质区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逻辑在于:以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办法打通制度梗阻,为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供准确制度激励,同时以完善和保护产权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30.
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并由该委员会对法官履职是否构成违法审判提供专业意见,是完善法官惩戒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制度创新。对法官惩戒委员会的定位与职能,学界的建议与实际的制度建构并不完全一致。各地在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的过程中,因对其法律地位的理解不深、不透甚至存在偏差,导致其处于“无功能”的状态。作为一个全新的制度设计,在有域外先例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吸收其有益经验,再根据中国现实国情来建构,是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应根据修订后的我国《法官法》对法官惩戒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在明确法官惩戒委员会法律地位的基础上,在设立主体、委员构成、设立模式上下功夫,并做好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衔接工作,确保法官惩戒委员会依法建构并保证制度得以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